信阳师范学院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普通本科专业实验课程标准
目录
1.《无机化学实验》(Ⅰ、Ⅱ)课程教学大纲(化学、应用化学专业)…………2
2.《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7
3.《有机化学实验》(Ⅰ、Ⅱ)课程教学大纲(化学、应用化学专业)…………10
4.《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化工专业)………………………………………13
5.《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化学、应用化学专业)………………………16
6.《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化工专业)…………………………………19
7.《物理化学实验》(Ⅰ、Ⅱ)课程教学大纲(化学、应用化学专业)…………22
8.《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化工专业)…………………………………25
9.《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化学专业)…………………………………28
10.《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应用化学、化工专业)……………………31
11.《化学工程基础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化学专业)……………………………34
12.《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应用化学、化工专业)……………………37
13.《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应用化学专业)………………………41
14.《化工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化工专业)…………………………………44
15.《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化工专业)…………………………47
16.《无机化学实验》课程考试大纲(化学、应用化学、化工专业)……………50
17.《有机化学实验》考试大纲(化学专业)………………………………………53
18.《有机化学实验》考试大纲(应用化学专业)…………………………………55
19.《有机化学实验》考试大纲(化工专业)………………………………………57
20.《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考试大纲(化学、应用化学专业)……………………59
21.《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考试大纲(化工)………………………………………61
22.《物理化学实验》课程考试大纲(化学、应用化学专业)……………………63
23.《物理化学实验》课程考试大纲(化工专业)…………………………………70
24.《仪器分析实验》课程考试大纲(化学专业)…………………………………74
25.《仪器分析实验》课程考试大纲(应用化学、化工专业)……………………77
26.《化工基础实验》考试大纲(化学专业)………………………………………80
27.《化工原理实验》考试大纲(应用化学、化工专业)…………………………82
28.《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考试大纲(应用化学专业)……………………………85
29.《化工专业实验》考试大纲(化工专业)………………………………………87
30.《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考试大纲(化工专业)………………………………89
第一部分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无机化学实验》(Ⅰ、Ⅱ)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化学专业:(Ⅰ)05110031、(Ⅱ)05110181;
应用化学专业:(Ⅰ)05210061、(Ⅱ)05210071
课程性质:化学专业:(Ⅰ)专业必修、(Ⅱ)限制性选修;
应用化学专业:专业必修
总 学 时:81
学分:2
适合专业:化学、应用化学专业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
一、开设本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1.开设本实验课程的目的:
《无机化学实验》是无机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开设的第一门必修基础实验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研究元素及化合物的重要性质,熟悉主要无机物质的制备方法;加深对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正确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归纳、综合、正确处理数据的能力;同时,通过无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准确、细致、整洁的良好实验习惯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进一步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加深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能达到掌握一般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和分离,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准备和进行实验的能力,养成细致的观察和记录现象的习惯,达到正确归纳、综合、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另外,无机化学实验是第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程,对学生打下较好地从事化学实验的工作基础尤为重要。
2.开设本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无机化学实验课的训练,使学生达到:
(1)初步掌握:常用仪器的干燥及洗涤,玻璃的热加工、冷冻、干燥剂的选择,抽滤、离心分离,重结晶,滴定管的使用和洗涤,溶液的配制。
(2)熟练掌握:玻璃管的切割、橡皮塞的使用,导管的安装和选择,仪器的安装和拆卸,试剂的取用,石棉网加热,直接火加热,试管夹的使用,气体发生器的使用,气体的收集和净化,粉碎、手工搅拌和振荡、溶解,常压过滤,倾泻分离,托盘天平的使用,酒精灯或煤气灯的使用,量筒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秒表的使用。
(3)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技巧,通过设计实验和综合实验的训练,达到提升独立设计、独立实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本课程开设的实验个数与总时数
实验总数:必做27个,均3学时/个;总学时数:81学时。
二、开课年级:
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开设,与无机化学理论课同步。
三、实验课程标准内容:
序号 | 实验名称 | 实验类别 | 实验课时 | 教学目的 | 教学要求 |
01 | 仪器的认领和洗涤 | 验证型 | 3 | 介绍无机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性及做好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熟悉无机化学实验室各种规章制度。 | 介绍无机化学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的正确写法及要求;领取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并进行洗涤,熟悉其名称、规格,了解使用注意事项。 |
02 | 灯的使用、玻璃管加工和塞子钻孔 | 验证型 | 3 | 了解酒精灯、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练习玻璃管截断、弯曲、拉制、熔烧等操作;练习塞子钻孔的基本操作。 | 正确使用酒精灯和喷灯,掌握简单的玻璃加工。 |
03 | 溶液的配制 | 验证型 | 3 | 掌握溶液配制方法和基本操作程序。 | 掌握溶液配制方法和基本操作程序。 |
04 |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由海盐制试剂级氯化钠 | 综合型 | 3 | 学习粗海盐提纯氯化钠的原理和方法。 | 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和气体的发生和净化等基本操作;掌握PH试纸的使用方法。 |
05 |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硝酸钾的制备 | 验证型 | 3 | 学习用转化法制备硝酸钾晶体。 | 进一步熟悉溶解、常压过滤、减压过滤、热过滤的基本操作;练习重结晶操作。 |
06 | 过氧化氢分解热的测定 | 验证型 | 3 | 测定过氧化氢稀溶液的分解热,了解测定反应热效应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 掌握温度计、秒表的使用方法和简单的作图方法。 |
07 | I3-=I-+I2平衡常数的测定 | 验证型 | 3 | 测定平衡常数,了解化学平衡和平衡移动的原理。 | 练习碘量法滴定操作。 |
08 | 酸碱滴定 | 验证型 | 3 | 通过标定NaOH溶液和HCl溶液浓度,初步掌握酸碱滴定原理和滴定操作;学习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 初步掌握酸碱滴定原理和滴定操作;学习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
09 | 液—液萃取分离—碘在四氯化碳中的萃取 | 验证型 | 3 | 学习萃取分离法的基本操作;初步了解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行为。 | 学习萃取分离基本操作。 |
10 | 化学反应速度和活化能 | 验证型 | 3 | 了解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测定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反应的速度。 | 掌握计算反应级数、反应速度常数和反应的活化能。 |
11 | 氧化还原反应 | 验证型 | 3 | 掌握电极本性、电对的氧化型和还原型物质浓度,介质酸度对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生成产物、生成速率的影响;通过实验了解化学电动势基本概念。 |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及影响因素。 |
12 | 一种钴(III)配合物的制备 | 综合型 | 3 | 学习制备金属配合物最常用的方法;了解制备的基本原理。 | 制备金属配合物最常用的方法;对配合物组成进行初步推断。 |
13 | P区非金属元素(一)(卤素、氧、硫)氯气、次氯酸钠、氯酸钾的制备 | 验证型 | 3 | 掌握氯气、氯酸盐、次氯酸盐的制备方法和性质;掌握次氯酸盐、氯酸盐强氧化性的区别,掌握双氧水的某些重要性质,掌握不同氧化态硫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掌握气体发生方法和相关仪器的安装;了解氯、溴、氯酸钾的安全操作。 | 掌握氯气、氯酸钾的制备和性质。掌握卤素、氧、硫及其化合物性质。 |
14 | P区非金属元素(二)(氮族、硅、硼) | 验证型 | 3 | 试验并掌握不同氧化态氮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试验磷酸盐的酸碱性和溶解性,掌握硅酸盐、硼酸及硼砂的主要性质,练习硼砂珠的有关实验操作。 | 掌握氮族、硅、硼及其化合物性质。 |
15 |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 验证型 | 3 | 学习和掌握常见阴离子的分离和鉴定方法。 | 掌握离子检出的基本操作。 |
16 | 主族金属(碱金属、碱土金属、铝、锡、锑、铋) | 验证型 | 3 | 比较碱及碱土金属活泼性;试验并比较碱土金属,铝、锡、铅、锑、铋氢氧化物和盐类的溶解性,练习焰火反应并熟悉使用金属钠、钾安全措施。 | 掌握主族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
17 | ds区金属(铜、银、锌、镉、汞) | 验证型 | 3 | 了解铜、银、锌、镉、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掌握Cu(I)、Cu(Ⅱ)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条件,试验并熟悉铜、银、锌、镉、汞的配位能力,以及Hg22+和Hg2+的转化。 | 掌握ds区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
18 |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一) | 验证型 | 3 | 巩固和进一步掌握一些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 掌握常见阳离子混合液的分离和检出的方法以及巩固检出离子的操作。 |
19 | 第一过渡系元素(一)(钛、钒、铬、锰) | 验证型 | 3 | 掌握钛、钒、铬、锰主要氧化态的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及各氧化态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练习沙浴加热操作。 | 掌握钛、钒、铬、锰主要氧化态的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及各氧化态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 |
20 | 第一过渡系元素(二)(铁、钴、镍) | 验证型 | 3 | 试验并掌握二价铁、钴、镍的还原性和三价铁、钴、镍的氧化性,试验并掌握铁、钴、镍配合物的生成及性质。 | 掌握铁、钴、镍化合物的性质。 |
21 |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二) | 验证型 | 3 | 学习混合离子分离的方法,进一步巩固离子鉴定的条件和方法。 | 熟练运用常见元素(银、汞、铅、铜、铁)的化学性质。 |
22 | 重铬酸钾的制备——固体碱熔法 | 验证型 | 3 | 学习固体碱熔氧化法从铬铁矿粉制备重铬酸钾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 学习熔融、浸取。巩固过滤、结晶和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
23 | 高锰酸钾的制备——固体碱熔法 | 验证型 | 3 | 学习碱熔法由二氧化锰制备高锰酸钾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熟悉熔融、浸取。 | 巩固过滤、结晶和重结晶等基本操作。掌握锰的各种氧化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
24 | 四氧化三铅组成的测定—综合实验 | 综合型 | 3 | 测定四氧化三铅的组成。 | 进一步练习碘量法操作,学会测定四氧化三铅的组成。 |
25 |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设计实验 | 设计型 | 3 | 通过碱式碳酸铜制备条件的探求和生成物颜色、状态等分析,研究制备反应中反应物的合理比例、浓度和温度条件。 | 培养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 |
26 |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 设计型 | 3 | 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备复盐硫酸亚铁铵的方法。 | 进一步掌握水浴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 |
27 | 离子鉴定和未知物鉴别—设计实验 | 设计型 | 3 | 进行常见物质的鉴定和鉴别。 | 巩固常见阳离子和阴离子的重要反应;培养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 |
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教师严格按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授课,课前对实验的基本要求、基本操作及安全事项等问题着重讲明,并以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要求学生在做实验前弄清实验的目的、要求、内容、操作、注意事项、安全问题,并写出预习报告。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并指出学生操作错误,严格要求学生记录原始现象和原始数据,做完实验后,交实验老师签阅后方能离开实验室。
2.在实验做完后,要求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并做出结论,对实验数据认真进行处理和计算,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字迹要端正,简明扼要,结论要准确、真实,并及时交指导教师审阅。
3.教师每学期安排1-2次无机化学实验综合技巧讲座,将无机化学实验必需掌握的基本内容结合实际操作进行串讲、综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成绩考核:
无机化学实验成绩实行百分制,考试方式和计分执行“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实验课考试制度”。具体计分为:
实验成绩=平时成绩(50%)+操作考试成绩(30%)+笔试考试成绩(20%)
若本学期无笔试,则按下式计算
实验成绩=平时成绩(50%)+操作考试成绩(50%)
六、学生选做实验个数及分组情况
本实验单人单组,每个实验室容纳30人。
七、实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 北京师范大学等编《无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2. 中山大学、辽宁大学等编《无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3. 暨南大学编《无机化学实验》,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
4. 大连理工大学编《无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制定:无机化学教研室
执笔人:宋力 2011年9月
审定:宋力 2011年9月
2.《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310031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总 学 时:36
学分:1
适合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
一、开设本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1.开设本实验课程的目的:
《无机化学实验》是无机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开设的第一门必修基础实验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研究元素及化合物的重要性质,熟悉主要无机物质的制备方法;加深对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正确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归纳、综合、正确处理数据的能力;同时,通过无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准确、细致、整洁的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进一步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加深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达到掌握一般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和分离,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准备和进行实验的能力,养成细致的观察和记录现象的习惯,达到正确归纳、综合、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另外,无机化学实验是第一门实践性很强实验课程,对学生打下较好地从事化学实验的工作基础尤为重要。
2.开设本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无机化学实验课的训练,使学生达到:
(1)初步掌握:常用仪器的干燥及洗涤,玻璃的热加工、冷冻、干燥剂的选择,抽滤、离心分离,重结晶,滴定管的使用和洗涤,溶液的配制。
(2)熟练掌握:玻璃管的切割、橡皮塞的使用,导管的安装和选择,仪器的安装和拆卸,试剂的取用,石棉网加热,直接火加热,试管夹的使用,气体发生器的使用,气体的收集和净化,粉碎、手工搅拌和振荡、溶解,常压过滤,倾泻分离,托盘天平的使用,酒精灯或煤气灯的使用,量筒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秒表的使用。
(3)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技巧,通过设计实验和综合实验的训练,达到提升独立设计、独立实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本课程开设的实验个数与总时数
实验总数:必做12个,均3学时/个;总学时数:36学时。
二、面向年级:
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在学完无机化学理论课之后开设。
三、实验课程标准内容:
序号 | 实验名称 | 实验类别 | 实验课时 | 教学目的 | 教学要求 |
01 | 仪器的认领和洗涤 | 验证型 | 3 | 介绍无机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性及做好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熟悉无机化学实验室各种规章制度。 | 介绍无机化学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的正确写法及要求;领取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并进行洗涤,熟悉其名称、规格,了解使用注意事项。 |
02 | 高锰酸钾的制备 —固体碱熔法 | 验证型 | 3 | 学习碱熔法由二氧化锰制备高锰酸钾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熟悉熔融、浸取。 | 巩固过滤、结晶和重结晶等基本操作。掌握锰的各种氧化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
03 | 四氧化三铅组成的测定—综合实验 | 综合型 | 3 | 测定四氧化三铅的组成。 | 设计测定化合物中多个价态的方法;练习碘量法操作,学习用EDTA测定溶液中的金属离子。 |
04 |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设计实验 | 设计型 | 3 | 通过碱式碳酸铜制备条件的探求和生成物颜色、状态等分析,研究制备反应中反应物的合理比例、浓度和温度条件。 | 培养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 |
05 | P区非金属元素(一)(卤素、氧、硫)氯气、次氯酸钠、氯酸钾的制备 | 验证型 | 3 | 掌握氯气、氯酸盐、次氯酸盐的制备方法和性质;掌握气体发生方法和相关仪器的安装;了解氯、溴、氯酸钾的安全操作。掌握次氯酸盐、氯酸盐强氧化性的区别,掌握双氧水的某些重要性质,掌握不同氧化态硫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 掌握氯气、氯酸钾的制备和性质。掌握卤素、氧、硫及其化合物性质。 |
06 | P区非金属元素(二)(氮族、硅、硼) | 验证型 | 3 | 试验并掌握不同氧化态氮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试验磷酸盐的酸碱性和溶解性,掌握硅酸盐、硼酸及硼砂的主要性质,练习硼砂珠的有关实验操作。 | 掌握氮族、硅、硼及其化合物性质。 |
07 |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 验证型 | 3 | 学习和掌握常见阴离子的分离和鉴定方法。 | 掌握离子检出的基本操作。 |
08 | 主族金属(碱金属、碱土金属、铝、锡、锑、铋) | 验证型 | 3 | 比较碱金属、碱土金属活泼性;试验并比较碱土金属,铝、锡、铅、锑、铋氢氧化物和盐类溶解性,练习焰火反应并熟悉使用金属钠、钾安全措施。 | 掌握主族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
09 | ds区金属(铜、银、锌、镉、汞) | 验证型 | 3 | 了解铜、银、锌、镉、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掌握Cu(I)、Cu(Ⅱ)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条件,试验并熟悉铜、银、锌、镉、汞的配位能力,以及Hg22+和Hg2+的转化。 | 掌握ds区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
10 |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 验证型 | 3 | 巩固和进一步掌握一些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 掌握常见阳离子混合液的分离和检出的方法以及巩固检出离子的操作。 |
11 | 第一过渡系元素(钛、钒、铬、锰) | 验证型 | 3 | 掌握钛、钒、铬、锰主要氧化态的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及各氧化态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练习沙浴加热操作。 | 掌握钛、钒、铬、锰主要氧化态的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及各氧化态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 |
12 |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 设计型 | 3 | 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备复盐硫酸亚铁铵的方法。 | 进一步掌握水浴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 |
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教师严格按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授课,课前对实验的基本要求、基本操作及安全事项等问题着重讲明,并以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要求学生在做实验前弄清实验的目的、要求、内容、操作、注意事项、安全问题,并写出预习报告。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并指出学生操作错误,严格要求学生记录原始现象和原始数据,做完实验后,交实验老师签阅后方能离开实验室。
2.在实验做完后,要求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并做出结论,对实验数据认真进行处理和计算,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字迹要端正,简明扼要,结论要准确、真实,并及时交指导教师审阅。
3.教师每学期安排1-2次实验综合技巧讲座,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成绩考核:
无机化学实验成绩实行百分制,考试方式和计分执行“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实验课考试制度”。具体计分为:
实验成绩=平时成绩(50%)+操作考试成绩(30%)+笔试考试成绩(20%)
若本学期无笔试,则按下式计算
实验成绩=平时成绩(50%)+操作考试成绩(50%)
六、学生选做实验个数及分组情况
本实验单人单组,每个实验室容纳30人。
七、实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北京师范大学等编《无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2.中山大学、辽宁大学等编《无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3.大连理工大学编《无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制定:无机化学教研室
执笔人:宋力 2011年9月
审定:宋力 2011年9月
3.《有机化学实验》(Ⅰ、Ⅱ)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化学专业:(Ⅰ)05110061、(Ⅱ)05110192
应用化学专业:(Ⅰ)05210101、(Ⅱ)05210111
课程性质:化学专业:(Ⅰ)专业必修、(Ⅱ)限制性选修;应用化学专业:专业必修
总学时数:104
学分:3
适合专业:化学、应用化学专业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
一、开设本实验课程的目的要求
1、开设本实验课程的目的
训练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有序整洁的工作习惯。
2、开设本实验课程的要求
通过有机化学实验课的训练,要求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掌握各类主要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原理,能根据实验的需要正确选择和安装仪器;掌握熔点测定、蒸馏、分馏、回流、重结晶、萃取等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水蒸气蒸馏、减压蒸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3、本课程开设的实验个数与总教学时数
总学时数:104学时
实验总数:必做26个,选做3~5个
二、面向年级
在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与有机化学理论课同步开设。
三、实验内容和课时安排
序号 | 实验名称 | 类别 | 课时 | 教 学 目 的 | 教 学 要 求 |
01 | 清点仪器、简单玻璃工操作、有机实验知识讲座 | 基本操作 | 4 | 掌握各种仪器的名称及用途;练习塞子的钻孔和玻璃管的简单加工 | 熟练加工不同规格的玻璃弯管和毛细管 |
02 | 熔点的测定 | 基本操作 | 4 | 了解熔点测定的原理、用途 | 掌握b形管测定熔点的操作、注意事项 |
03 |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 基本操作 | 4 | 了解沸点测定的原理、用途 | 掌握蒸馏烧瓶、冷凝管的使用方法,学会安装和使用蒸馏装置 |
04 | 分馏 | 基本操作 | 4 | 了解分馏的原理、用途 | 掌握分馏装置的组装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
05 | 萃取 | 基本操作 | 4 | 了解萃取的原理、用途 | 掌握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06 | 水蒸汽蒸馏 | 基本操作 | 4 | 学习水蒸气蒸馏的原理及用途 | 掌握水蒸汽蒸馏装置的组装方法及各部分装置的用途;掌握水蒸气蒸馏的注意事项 |
07 | 减压蒸馏 | 基本操作 | 4 | 了解减压蒸馏的原理及用途 | 掌握减压蒸馏装置的组装方法及各部分装置的用途;掌握减压蒸馏的注意事项 |
08 | 旋光度的测定 | 基本操作 | 4 | 了解旋光仪构造;掌握旋光性物质旋光度的测定方法 | 熟练使用旋光仪 |
09 | 重结晶及过滤操作 | 基本操作 | 4 | 了解重结晶的原理,初步学会重结晶法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 | 学会热过滤、抽滤和折叠滤纸的方法 |
10☆ | 薄层层析 | 综合 | 4 | 了解薄层色谱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 掌握薄层色谱的制备方法、用途 |
11☆ | 混合物分离提纯 | 设计 | 4 | 根据有机化合物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设计方案 | 学会分离提纯混合物 |
12 | 溴乙烷的制备 | 综合 | 4 | 学习以醇为原料制备卤代烃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 学会低沸点物质蒸馏的基本操作,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干燥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
13 | 环己烯的制备 | 综合 | 4 | 学习由环己醇脱水制取环己烯的原理和方法 | 学会分馏的基本操作,巩固蒸馏的基本操作技能 |
14 | 1-溴丁烷的制备 | 综合 | 4 | 学习1-溴丁烷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 巩固带有吸收有害气体装置的回流加热操作 |
15 | 无水乙醇的制备 | 综合 | 4 | 学习用CaO法制取无水乙醇的原理和方法 | 掌握防止外界水汽侵入反应体系的回流操作、蒸馏操作 |
16 | 格氏试剂的制备 | 综合 | 4 | 掌握格氏试剂制备的原理和方法 | 掌握格氏试剂制备的原理和方法 |
17 | 2-甲基-2-丁醇的制备 | 综合 | 4 | 了解格式试剂与酮反应制备叔醇的方法及原理 | 掌握格式试剂的制备方法及步骤;巩固回流、搅拌、分液漏斗的使用、蒸馏等基本操作 |
18 | 乙醚的制备 | 设计 | 4 | 了解由醇脱水制备醚的原理和方法 | 进一步掌握低沸点易燃液体蒸馏的基本操作要点 |
19 | 正丁醚的制备 | 设计 | 4 | 学习正丁醚制备的原理和方法 | 掌握分水器的使用方法;巩固液体除杂、蒸馏等基本操作 |
20 | 环己酮的制备 | 综合 | 4 | 了解羰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氧化反应的操作 | 掌握简易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巩固萃取、蒸馏等基本操作 |
21 | 己二酸的制备 | 综合 | 4 | 学习用硝酸氧化环己醇制备己二酸的原理和方法 | 巩固回流、重结晶等操作技能 |
22 | 肉桂酸的制备 | 综合 | 4 | 学习肉桂酸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 巩固回流、水蒸气蒸馏基本操作 |
23 | 乙酸乙酯的制备 | 综合 | 4 | 学习从有机酸合成酯的原理和方法 | 巩固蒸馏、回流、分液漏斗的使用等基本操作 |
24 | 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 | 综合 | 4 | 学习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 巩固无水操作及减压蒸馏等基本操作 |
25 | 乙酰苯胺的制备 | 综合 | 4 | 学习苯胺乙酰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 学习苯胺乙酰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
26☆ | 磺胺药物对氨基苯磺酰胺的制备 | 设计 | 8 | 学习硝基苯还原制备苯胺、酰氯的氨解和乙酰氨基衍生物水解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 巩固蒸馏、水蒸气蒸馏、回流、重结晶、脱色、过滤等基本操作 |
27 | 甲基橙的制备 | 综合 | 4 | 掌握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的原理及操作 | 巩固盐析和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
28 | 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 | 综合 | 4 | 学习康尼查罗反应的原理和方法 | 巩固萃取、重结晶的基本操作 |
29 | 生物碱的提取 | 设计 | 4 | 了解天然产物的提取方法 | 掌握索氏提取器的用法、升华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 |
30☆ | 阿司匹林的合成 | 设计 | 4 | 学习双官能团化合物的酰基化方法了 | 设计合成路线,选择反应条件、产品处理 |
注:带☆号的为选做实验
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每位学生一套磨口仪器,各自独立完成实验内容。每个标准实验班人数为18人。
五、成绩考核方法
有机化学实验成绩实行百分制,考核方式和计分方法实行“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实验课考试制度”。具体计分为:实验成绩 = 平时成绩(70%) + 卷面考试成绩(30%)
六、实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曾昭琼主编《有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三版。
主要参考书:
1、兰州大学、复旦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主编《有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
2、高复兴等主编《有机化学实验》,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制 定:有机化学教研室
执笔人:裴强 2011年9月
审核人:金春雪2011年9月
4.《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310051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数:48
学分:1
适合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
一、开设本实验课程的目的要求
1、开设本实验课程的目的
训练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有序整洁的工作习惯。
2、开设本实验课程的要求
通过有机化学实验课的训练,要求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掌握各类主要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原理,能根据实验的需要正确选择和安装仪器;掌握熔点测定、蒸馏、分馏、回流、重结晶、萃取等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水蒸气蒸馏、减压蒸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3、本课程开设的实验个数与总教学时数
总学时数:48学时
实验总数:必做12个,选做3~5个
二、面向年级
一年级的第二学期与有机化学理论课同步开设。
三、实验内容和课时安排
序号 | 实验名称 | 类别 | 课时 | 教 学 目 的 | 教 学 要 求 |
01 | 清点仪器、简单玻璃工操作、有机实验知识讲座 | 基本操作 | 4 | 掌握各种仪器的名称及用途;练习塞子的钻孔和玻璃管的简单加工 | 熟练加工不同规格的玻璃弯管和毛细管 |
02 | 熔点的测定 | 基本操作 | 4 | 了解熔点测定的原理、用途 | 掌握b形管测定熔点的操作、注意事项 |
03 |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 基本操作 | 4 | 了解沸点测定的原理、用途 | 掌握蒸馏烧瓶、冷凝管的使用方法,学会安装和使用蒸馏装置 |
04 | 分馏 | 基本操作 | 4 | 了解分馏的原理、用途 | 掌握分馏装置的组装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
05 | 水蒸汽蒸馏 | 基本操作 | 4 | 学习水蒸气蒸馏的原理及用途 | 掌握水蒸汽蒸馏装置的组装方法及各部分装置的用途;掌握水蒸气蒸馏的注意事项 |
06 | 减压蒸馏 | 基本操作 | 4 | 了解减压蒸馏的原理及用途 | 掌握减压蒸馏装置的组装方法及各部分装置的用途;掌握减压蒸馏的注意事项 |
07 | 重结晶及过滤操作 | 基本操作 | 4 | 了解重结晶的原理,初步学会重结晶法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 | 学会热过滤、抽滤和折叠滤纸的方法 |
08☆ | 混合物分离提纯 | 设计 | 4 | 根据有机化合物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设计方案 | 学会分离提纯混合物 |
09 | 溴乙烷的制备 | 综合 | 4 | 学习以醇为原料制备卤代烃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 学会低沸点物质蒸馏的基本操作,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干燥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
10 | 环己烯的制备 | 综合 | 4 | 学习由环己醇脱水制取环己烯的原理和方法 | 学会分馏的基本操作,巩固蒸馏的基本操作技能 |
11 | 1-溴丁烷的制备 | 综合 | 4 | 学习1-溴丁烷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 巩固带有吸收有害气体装置的回流加热操作 |
12 | 无水乙醇的制备 | 综合 | 4 | 学习用CaO法制取无水乙醇的原理和方法 | 掌握防止外界水汽侵入反应体系的回流操作、蒸馏操作 |
13 | 环己酮的制备 | 综合 | 4 | 了解羰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氧化反应的操作 | 掌握简易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巩固萃取、蒸馏等基本操作 |
14 | 肉桂酸的制备 | 综合 | 4 | 学习肉桂酸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 巩固回流、水蒸气蒸馏基本操作 |
15 | 乙酸乙酯的制备 | 综合 | 4 | 学习从有机酸合成酯的原理和方法 | 巩固蒸馏、回流、分液漏斗的使用等基本操作 |
16 | 乙酰苯胺的制备 | 综合 | 4 | 学习苯胺乙酰化反应原理和实验操作 | 学习苯胺乙酰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
注:带☆号的为选做实验
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每位学生一套磨口仪器,各自独立完成实验内容。每个标准实验班人数为18人。
五、成绩考核方法
有机化学实验成绩实行百分制,考核方式和计分方法实行“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实验课考试制度”。具体计分为:
实验成绩 = 平时成绩(70%) + 卷面考试成绩(30%)
六、实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曾昭琼主编《有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三版。
主要参考书:
1、兰州大学、复旦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主编《有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
2、高复兴等主编《有机化学实验》,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制 定:有机化学教研室
执笔人:裴强 2011年9月
审核人:金春雪2011年9月
5.《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化学专业:05110202、应用化学专业:05210131
课程性质:化学专业:限制性选修课;应用化学专业: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
总学时数:56
学分:2
适合专业:化学、应用化学专业
一、开设实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1.开设课程的目的
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与分析化学理论教学紧密结合。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加深对分析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使学生正确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进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科学实验作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走向社会、为社会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开设课程的要求
通过定量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一整套规范的操作技术,尤其加深对“量”的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实验态度。通过定量分析方法的典型实验,使学生加深对各类分析方法原理和应用的理解,并学会数据处理。通过设计实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程开设的实验个数与总时数
实验总数: 14个。总学时数: 56学时。
二、面向年级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与分析化学理论课同步开设。
三、实验课程标准内容
序号 | 实验名称 | 实验类别 | 实验课时 | 教学目的 | 教学要求 |
1 | 实验室安全教育,仪器的认领、洗涤 | 综合型 | 4 | 掌握实验室安全常识;认识分析化学实验常用的实验仪器及洗涤方法。 | 了解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实验室规章制度。掌握不同类型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
2 |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 综合型 | 4 | 学习滴定分析常用仪器的洗涤和正确使用方法;学会确定以甲基橙、酚酞为指示剂的滴定终点。 | 学会正确使用酸、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等玻璃仪器的洗涤和正确使用方法。学会确定滴定终点。正确读取、记录数据。学会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表示。 |
3 | 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 验证型 | 4 | 了解基准物质碳酸钠及硼砂的分子式和化学性质;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过程。 | 学会分析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重点掌握递减法。熟练掌握酸式滴定管和滴定过程的正确操作。 |
4 | 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 | 验证型 | 4 | 学习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方法;了解基准物质KHC8H4O4的性质及应用。 | 熟练掌握递减法的天平称量。学会容量瓶、移液管正确使用方法。熟练掌握碱式滴定管的正确使用方法。 |
5 | 食用醋总酸度的测定 | 综合型 | 4 | 了解强碱滴定弱酸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以及指示剂选择;学习食用醋中总酸度测定方法。 | 熟练掌握容量瓶、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熟悉以酚酞为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 |
6 | EDTA溶液的标定;自来水硬度的测定 | 综合型 | 4 | 了解常用金属指示剂及其变色原理;掌握EDTA的标定方法;学会用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硬度;了解水硬度的含义及其测定的实际意义。 | 了解Mg2+-EDTA提高终点敏锐度的原理。掌握缓冲溶液的作用。了解常用水硬度表示方法。学会水总硬度的测定方法。 |
7 | Bi3+-Pb2+混合溶液的连续滴定 | 综合型 | 4 | 了解酸度对EDTA选择性的影响;掌握用EDTA进行连续滴定的方法。 | 掌握判断两混合金属离子能否连续滴定的基本原理。掌握连续滴定条件的控制即缓冲溶液的使用。 |
8 |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 综合型 | 4 | 掌握KMnO4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方法,了解自催化反应;学习KMnO4法测定H2O2的原理和方法;了解KMnO4自身指示剂的特点。 | 学会吸量管的正确使用方法。通过实验学会控制准确的滴定条件(酸度,温度等)。 |
9 | 铁矿中全铁含量的测定 | 综合型 | 4 | 学习K2Cr2O7法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原理和操作步骤;了解无汞定铁法,增强环保意识;熟悉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 了解矿石试样的酸溶方法。掌握无汞定铁法中的预处理方法。掌握硫磷混酸在实验中的作用。 |
10 |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含量 | 综合型 | 4 | 掌握Na2S2O3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了解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的原理;学习铜合金试样的分解方法。 | 了解铜合金试样的分解方法。了解淀粉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掌握以碘量法测定铜的正确操作步骤。 |
11 | 莫尔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 | 综合型 | 4 | 学习配制和标定AgNO3标准溶液;掌握用莫尔法滴定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 了解K2CrO4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和具体应用。掌握莫尔法滴定的条件及滴定终点的确定。 |
12 | NaOH-Na2CO3(NaHCO3-Na2CO3)混合碱中各组分的测定 | 设计型 | 4 | 使学生在天平称量、酸碱滴定等基本操作训练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和巩固有关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查阅参考文献及书写实验总结报告。 | 学生应根据所选定的实验题目,查阅有关的参考资料,并作详细记录。学生在查阅参考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拟定分析方案,经老师审阅后,进行实验工作,写出实验报告。 |
13 | Mg2+-EDTA混合液中各组分浓度的测定 | 设计型 | 4 | 培养学生运用络合滴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查阅参考资料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 在参考资料的基础上,拟订方案,经老师批阅后进行实验工作,写出详细的实验报告。实验方案大致有以下内容:测定方法概述;试剂的品种、数量和配制方法,试剂的浓度和体积;操作步骤;相关计算式。 |
14 | H2SO4-H2C2O4混合液中各组分浓度的测定 | 设计型 | 4 | 巩固理论课中学过的重要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对滴定前预先氧化还原过程有所了解;对较复杂的氧还体系的组分测定能设计出可行的方案。 |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所查阅的文献资料自己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然后交指导教师审阅后,进行实验工作,写出实验报告。 |
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要求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实验课程,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要善于发现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求严格按实验规程和要求去做。
教学方法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以教师讲授为辅,讲授时以提问和启发式教学为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问题和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科研作风。
五、成绩考核
该实验课成绩实行百分制,考试方式和计分如下:
实验课成绩 = 平时成绩(50%)+ 期末操作考试成绩或卷面考试成绩(50%)
六、学生做实验个数及分组情况
学生做14个实验。实验时,每人一套仪器。每个实验室可容纳24人。
七、实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分析化学实验》,武汉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2.《分析化学实验》,武汉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四版
3.《分析化学实验》,华中师范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
4.《基础分析化学实验》,北京大学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
制订: 分析化学教研室
执笔人: 许春萱2011年9月
审核人: 韩金土2011年9月
6.《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310071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
总学时数:48
学分:2
适合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一、开设实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1.开设课程的目的
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与分析化学理论教学紧密结合。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加深对分析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使学生正确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进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科学实验作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走向社会、为社会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开设课程的要求
通过定量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一整套规范的操作技术,尤其加深对“量”的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实验态度。通过定量分析方法的典型实验,使学生加深对各类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的理解,并学会数据处理。通过设计实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程开设的实验个数与总时数
实验总数: 12个。总学时数: 48学时。
二、面向年级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与分析化学理论课同步开设。
三、实验课程标准内容
序号 | 实验名称 | 实验类别 | 实验课时 | 教学目的 | 教学要求 |
1 | 实验室安全教育,仪器的认领、洗涤 | 综合型 | 4 | 掌握实验室安全常识;认识分析实验常用的实验仪器及洗涤方法。 | 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实验室规章制度。掌握不同类型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
2 |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 综合型 | 4 | 学习滴定分析常用仪器的洗涤和正确使用方法;学会确定以甲基橙、酚酞为指示剂的滴定终点。 | 学会正确使用酸、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等玻璃仪器的洗涤和正确使用方法。学会确定滴定终点。正确读取、记录数据。学会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表示。 |
3 | 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 验证型 | 4 | 了解基准物质碳酸钠及硼砂的分子式和化学性质;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过程。 | 学会分析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重点掌握递减法。熟练掌握酸式滴定管和滴定过程的正确操作。 |
4 | 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 | 验证型 | 4 | 学习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方法;了解基准物质KHC8H4O4的性质及应用。 | 熟练掌握递减法的天平称量。学会容量瓶、移液管正确使用方法。熟练掌握碱式滴定管的正确使用方法。 |
5 | 食用醋总酸度的测定 | 综合型 | 4 | 了解强碱滴定弱酸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以及指示剂选择;学习食用醋中总酸度测定方法。 | 熟练掌握容量瓶、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熟悉以酚酞为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 |
6 | EDTA溶液的标定;自来水硬度的测定 | 综合型 | 4 | 了解常用金属指示剂及其变色原理;掌握EDTA的标定方法;学会用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硬度;了解水硬度的含义及其测定的实际意义。 | 了解Mg2+-EDTA提高终点敏锐度的原理。掌握缓冲溶液的作用。了解常用水硬度表示方法。学会水总硬度的测定方法。 |
7 | Bi3+-Pb2+混合溶液的连续滴定 | 综合型 | 4 | 了解酸度对EDTA选择性的影响;掌握用EDTA进行连续滴定的方法。 | 掌握判断两混合金属离子能否连续滴定的基本原理。掌握连续滴定条件的控制即缓冲溶液的使用。 |
8 |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 综合型 | 4 | 掌握KMnO4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方法,了解自催化反应;学习KMnO4法测定H2O2的原理和方法;了解KMnO4自身指示剂的特点。 | 学会吸量管的正确使用方法。通过实验学会控制准确的滴定条件(酸度,温度等)。 |
9 |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含量 | 综合型 | 4 | 掌握Na2S2O3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了解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的原理;学习铜合金试样的分解方法。 | 了解铜合金试样的分解方法。了解淀粉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掌握以碘量法测定铜的正确操作步骤。 |
10 | 莫尔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 | 综合型 | 4 | 学习配制和标定AgNO3标准溶液;掌握用莫尔法滴定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 了解K2CrO4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和具体应用。掌握莫尔法滴定的条件及滴定终点的确定。 |
11 | NaOH-Na2CO3(NaHCO3-Na2CO3)混合碱中各组分的测定 | 设计型 | 4 | 使学生在天平称量、酸碱滴定等基本操作训练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和巩固有关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查阅参考文献及书写实验总结报告。 | 学生应根据所选定的实验题目,查阅有关的参考资料,并作详细记录。学生在查阅参考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拟定分析方案,经老师审阅后,进行实验工作,写出实验报告。 |
12 | Mg2+-EDTA混合液中各组分浓度的测定 | 设计型 | 4 | 培养学生运用络合滴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查阅参考资料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 在参考资料的基础上,拟订方案,经老师批阅后进行实验工作,写出详细的实验报告。实验方案大致有以下内容:测定方法概述;试剂的品种、数量和配制方法,试剂的浓度和体积;操作步骤;相关计算式。 |
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要求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实验课程,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要善于发现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求严格按实验规程和要求去做。
教学方法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以教师讲授为辅,讲授时以提问和启发式教学为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问题和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科研作风。
五、成绩考核
该实验课成绩实行百分制,考试方式和计分如下:
实验课成绩 = 平时成绩(50%)+ 期末操作考试成绩或卷面考试成绩(50%)
六、学生做实验个数及分组情况
学生做12个实验。实验时,每人一套仪器。每个实验室可容纳24人。
七、实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分析化学实验》,武汉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2.《分析化学实验》,武汉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四版
3.《分析化学实验》,华中师范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
4.《基础分析化学实验》,北京大学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
制订: 分析化学教研室
执笔人: 许春萱2011年9月
审核人: 韩金土2011年9月
7.《物理化学实验》(Ⅰ、Ⅱ)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化学专业:(Ⅰ)05110101、(Ⅱ)05110211
应用化学专业:(Ⅰ)05210161、(Ⅱ)05210171
课程性质:化学专业:(Ⅰ)专业必修、(Ⅱ)限制性选修;应用化学专业:专业必修
总学时数:64
学分:2
适合专业:化学、应用化学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一、开设本实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1.开设本实验课程的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化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掌握物理化学基本实验技术,学会使用常见的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学会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能测定,加深对物理化学理论的理解,提高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系统的物理化学实验训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实验态度,提高综合素质。
2.开设本实验课程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实验设计思路,以及实验数据的测定和处理、实验条件的控制和选择、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对实验结果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讨论。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按照要求自行设计实验。
3.本实验开设的实验个数与总时数
实验总数:必做16个,选做5个。总学时数:必开72学时,选开22学时。
二、面向年级
三年级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与物理化学理论课同步开设。
三、实验课标准内容
序号 | 实验名称 | 实验类别 | 实验课时 | 教学目的 | 教学要求 |
01 | 恒温槽装配和性能测试 | 综合型 | 4 | 了解恒温槽的构造及恒温原理,掌握贝克曼温度计和接触温度计的调节及使用方法 | 绘制恒温槽的灵敏度曲线(温度-时间曲线),分析恒温槽的性能 |
02* | 燃烧热的测定 | 综合型 | 4 | 掌握燃烧热的测量技术;了解恒压燃烧热和恒容燃烧热的区别和相互关系 | 了解氧弹计各主要部件的作用及操作要领;学会用图解法校正温度读数 |
03 |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 综合型 | 4 | 明确气液平衡的概念;掌握液体饱和蒸气压和温度的相互关系 | 初步掌握真空实验技术;学会用图解法求液体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气化热及正常沸点 |
04 | 双液系相图的绘制 | 综合型 | 5 | 绘制异丙醇-环已烷双液系的沸点-组成图;理解分馏原理 | 掌握阿贝折光仪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
05 | 三液系相图的绘制 | 综合型 | 4 | 熟悉相律和三角形坐标系;掌握结点的性质 | 用溶解度法绘制具有一对共轭溶液三组分相图 |
06 | 热分析 | 综合型 | 4 | 了解热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热分析仪的操作方法 | 掌握热分析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了解CuSO4·5H2O的热分解过程 |
07 | 酚酞电离平衡常数的测定 | 综合型 | 5 | 掌握热力学平衡常数的概念;了解平衡常数的实验测定方法 |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酚酞电离平衡常数 |
08 | 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 综合型 | 4 | 掌握一级反应动力学的特征;测定蔗糖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 | 了解旋光仪的构造;掌握旋光仪的使用方法 |
09 |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 综合型 | 5 | 测定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求反应活化能;理解二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 | 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
10* | 溶解热的测定 | 设计型 | 4 | 了解热化学数据的测定方法;测一无机盐的溶解热 | 会用图解法计算微分溶解热;掌握贝克曼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
11 |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 综合型 | 4 | 理解催化反应的基本特征;掌握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 | 确定酸催化作用下丙酮碘化反应的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 |
12 | 电动势的测定 | 设计型 | 5 | 掌握对消法测电动势的原理、方法;测两个电池的电动势 | 学会一些电极的制备和处理方法;掌握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
13 | 电桥法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 综合型 | 4 | 掌握惠斯顿电桥测电导的原理;测HAc的电离平衡常数 | 了解数字电桥的构造、原理;掌握使用方法 |
14* | 电解质溶液活度系数的测定 | 设计型 | 5 | 学会化学电池的设计;掌握活度系数的概念 | 学生自行选用仪器;设计实验方法、步骤 |
15 |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 综合型 | 5 | | |
16 | 高聚物分子量测定 | 综合型 | 5 | 了解影响粘度的因素;测定聚乙二醇的高分子量 | 掌握乌氏粘度计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
17 | 电导法测定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 综合型 | 5 | 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及胶束形成原理 | 用电导法测定十二烷基硫酸纳的临界胶束浓度 |
18* | BET容量法测定固体的比表面积 | 综合型 | 4 | 了解BET多分子层吸附理论;掌握容量法测固体比表面积的方法 | 测微球硅胶的比表面积;掌握高真空实验技术 |
19 | 磁化率的测定 | 综合型 | 4 | 掌握古埃磁天平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 通过磁化率的测定,判断一些络合物的结构 |
20 | 用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或阿贝折光仪绘制三液系(CHCl3-HAc-H2O)相图 | 设计型 | 5 | 开拓学生创新能力及综合应用知识能力;掌握分光光度计、酸度计、阿贝折光仪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三液系相图的相关知识 | 用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或阿贝折光仪独立设计一套完整的实验方案,绘制三液系相图 |
21* | X射线粉末衍射法物相分析 | 综合型 | 5 | 掌握布拉格方程;了解X射线粉末衍射仪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 根据X射线粉末衍射图分析鉴定多晶样品物相 |
注:带*号者为选做内容。
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学生做实验前必须预习,要有预习报告。预习侧重于弄清实验原理、主要仪器的操作方法、要取得哪些实验数据,作好原始数据记录表。
2.教师授课前以抽查预习报告或提问的方式检查预习情况,未达到预习要求的学生重新预习,达到要求后再进实验室。
3.实验时以学生独立操作为主,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严格控制实验条件,详细记录原始数据。发现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4.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发现学生操作错误要及时纠正。实验完成后,教师检查数据记录,如发现误差过大,可要求学生重做实验。
5.每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实验报告,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完整。教师应及时批阅,记录成绩,并把实验报告反馈给学生。
6.开设3-5次物理化学实验讲座。
五、成绩考核
1.物理化学实验成绩考核实行百分制。
2.实验成绩=平时成绩(50%)+考试成绩(50%)
平时成绩(50%,包括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成绩),考试成绩分为操作考试(30%)和卷面考试(20%)。
六、学生选做实验个数和分组情况
21个实验中,必做16个,选做5个。2人一组用一套实验仪器。
七、实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复旦大学编《物理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2.北京大学编《物理化学实验》,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五版。
制定:物理化学教研室
执笔人:胡付欣 2011年9月
审定:胡付欣 2011年9月
8.《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310241
课程性质:限制性选修课
总学时数:32
学分:1
适合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一、开设本实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1.开设本实验课程的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化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掌握物理化学基本实验技术,学会使用常见的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学会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能测定,加深对物理化学理论的理解,提高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系统的物理化学实验训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实验态度,提高综合素质。
2.开设本实验课程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实验设计思路,以及实验数据的测定和处理、实验条件的控制和选择、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对实验结果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讨论。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按照要求自行设计实验。
3.本实验开设的实验个数与总时数
实验总数:必做8个,选做2个。总学时数:必开36学时,选开8学时。
二、面向年级
二年级第二学期与物理化学理论课同步开设。
三、实验课标准内容
序号 | 实验名称 | 实验类别 | 实验课时 | 教学目的 | 教学要求 |
01 | 恒温槽的装配和性能测试 | 综合型 | 4 | 了解恒温槽的构造及恒温原理,掌握贝克曼温度计和接触温度计的调节及使用方法 | 绘制恒温槽的灵敏度曲线(温度-时间曲线),分析恒温槽的性能 |
02 |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 综合型 | 4 | 明确气液平衡的概念;掌握液体饱和蒸气压和温度的相互关系 | 初步掌握真空实验技术;学会用图解法求液体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气化热及正常沸点 |
03 | 三液系相图的绘制 (溶解度法) | 综合型 | 4 | 熟悉相律和三角形坐标系;掌握结点的性质 | 用溶解度法绘制具有一对部分互溶的三组分相图 |
04 | 络合物的磁化率测定 | 综合型 | 4 | 掌握古埃磁天平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 通过磁化率的测定,判断一些络合物的结构 |
05 |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 | 设计型 | 4 | 掌握对消法测电动势的原理、方法;测两个电池的电动势 | 学会一些电极的制备和处理方法;掌握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
06 |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 综合型 | 4 | 绘制异丙醇-环已烷双液系的沸点-组成图;理解分馏原理 | 掌握阿贝折光仪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
07 | 电导法测定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 综合型 | 4 | 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及胶束形成原理 | 用电导法测定十二烷基硫酸纳的临界胶束浓度 |
08 | 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 综合型 | 4 | 掌握一级反应动力学的特征;测定蔗糖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 | 了解旋光仪的构造;掌握旋光仪的使用方法 |
09* | X射线粉末衍射法物相分析 | 综合型 | 4 | 掌握布拉格方程;了解X射线粉末衍射仪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 根据X射线粉末衍射图分析鉴定多晶样品的物相 |
10* | 热力学状态函数的测定 | 设计型 | 4 | 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 独立设计一套完整的实验方案,测定热力学状态函数 |
注:带*号者为选做内容。
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学生做实验前必须预习,要有预习报告。预习侧重于弄清实验原理、主要仪器的操作方法、要取得哪些实验数据,作好原始数据记录表。
2.教师授课前以抽查预习报告或提问的方式检查预习情况,未达到预习要求的学生重新预习,达到要求后再进实验室。
3.实验时以学生独立操作为主,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严格控制实验条件,详细记录原始数据。发现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4.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发现学生操作错误要及时纠正。实验完成后,教师检查数据记录,如发现误差过大,可要求学生重做实验。
5.每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实验报告,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完整。教师应及时批阅,记录成绩,并把实验报告反馈给学生。
6.开设3-5次物理化学实验讲座。
五、成绩考核
1.物理化学实验成绩考核实行百分制。
2.实验成绩=平时成绩(50%)+考试成绩(50%)
平时成绩(50%,包括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成绩),考试成绩分为操作考试(30%)和卷面考试(20%)。
六、学生选做实验个数和分组情况
10个实验中,必做8个,选做2个。
2人一组用一套实验仪器。
七、实验用书及主要参考书目
1.复旦大学编《物理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2.北京大学编《物理化学实验》,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五版。
3.北京师范大学编《物理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制定:物理化学教研室
执笔人:胡付欣 2011年9月
审定:胡付欣 2011年9月
9.《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110231
课程性质:限制性选修课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总学时数:30
学分:1
适合专业:化学专业
一、开设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1.开设课程的目的
仪器分析实验是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该课程与仪器分析理论课密切结合。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与主要部件功能的理解;学习比较简单的分析仪器使用方法;学习、了解大型复杂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
2. 开设课程的要求
通过光学、电化学和色谱仪器分析实验,使学生了解常用的各类分析仪器的分析原理;掌握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掌握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加深对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强化“量”的概念,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课程开设的实验个数与总时数
课程开设10个实验,共计30个学时。
二、面向年级
第二学年第二学期与仪器分析理论课同步开设。
三、课程标准内容
序号 | 实验名称 | 实验类别 | 实验课时 | 教学目的 | 教学要求 |
01 | 原子发射光谱测定钢筋中杂质 | 验证 | 3 | 掌握原子发射光谱法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了解WP1型仪器构造、作用及工作原理。 | 学会用映谱仪和测微光度计进行定性、半定量及定量分析;掌握一定的暗室操作技术。 |
02 |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物中的铜 | 综合 | 3 | 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构造,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 学会使用WFX-1F2B2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学习用标准曲线法测定矿物中的铜。 |
03 | Fe2+与邻二氮菲配合物配位比测定 | 验证 | 3 | 掌握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了解723型分光光度计结构,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 熟练掌握723型分光光度计的正确操作;学会绘制物质的吸收曲线;掌握莫尔比法测配合物配位比。 |
04 | 稀土中间合金中硅含量的测定 | 综合 | 3 | 掌握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了解722型分光光度计结构,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 熟练掌握722型分光光度计的正确操作;学习硅含量的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原理;熟悉显色反应条件。 |
05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NO3-中氮的含量 | 综合 | 3 | 熟悉75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测定原理。 | 熟练掌握754型分光光度计的正确操作;会用754紫外分光光度计制作吸收曲线,用工作曲线法测定NO3-中氮的含量。 |
06 | 分子荧光法测定奎宁含量 | 综合 | 3 | 掌握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了解荧光光度计的构造,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 熟练操作荧光分析仪器;能够绘制荧光物质的激发发射光谱。 |
07 | 用PH玻璃电极测定水和土壤中的pH值 | 综合 | 3 | 学会使用pHS-3C型酸度计测定溶液pH值。 | 了解PH玻璃电极性能;学习溶液中pH值的测定方法。 |
08 |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中氟离子 | 综合 | 3 | 熟练掌握pHS-3C 酸度计的电位法的使用方法。 | 了解氟晶体电极性能及构造;了解溶液中氟离子的测定条件及测定方法。 |
09 | 自动电位滴定法测铜电解液中Cl-离子含量 | 综合 | 3 | 掌握自动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学会使用ZDJ-4A型全自动电位滴定仪,了解其性能、构造。 | 掌握手动、自动滴定的方法;掌握滴定终点的判断;掌握数据处理方法。 |
10 | 单扫描极谱法测定镉 | 综合 | 3 | 掌握单扫描极谱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单扫描极谱法的构造,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 熟练使用JP-303示波极谱仪;掌握单扫描极谱法测定试样中镉含量的方法。 |
11 | 循环伏安法电极反应参数的测定 | 验证 | 3 | 掌握循环伏安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电化学工作站的基本构造,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 掌握CHI-660型电化学工作站循环伏安法的测定方法;会分析待测物浓度与峰电流关系,极化电位与峰电流的关系。 |
12 | 气相色谱分析法——归一化法测混合醇 | 综合 | 3 | 掌握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学习GC-14B型气相色谱仪的构造、性能、测定方法。 | 掌握气相色谱仪的正确操作方法;掌握归一化法测定混合醇中各组分的含量。 |
13 |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芳烃 | 综合 | 3 | 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学习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了解反相液相色谱法分离非极性化合物的基本原理。 | 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正确操作方法,熟悉如何保护色谱柱,延长其使用寿命;掌握用反相液相色谱法分离芳香烃类化合物 |
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本教学大纲参照国家教委1980年颁布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及1992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化学专业基本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根据本单位仪器设备条件及本单位所给学时数而设定。共设定13个实验,每学期选做10个实验,共计30学时。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采取进实验室前预习相关理论原理、分析方法和该实验内容,实验前教师讲授并提问学生,检查其预习情况,实验中要求规范操作和记录,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五、成绩考核
课程的学习成绩以平时实验成绩和期末书面考试或操作成绩相结合,平时成绩占50%,期末书面考试或操作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根据实验预习报告、提问回答问题情况、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环节进行打分。
六、参考书目
教材:自编仪器分析讲义
参考书目:《仪器分析实验》,赵文宽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仪器分析实验》,张洛新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基础仪器分析实验》,北京师范大学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制订:分析化学教研室
执笔人: 许春萱2011年9月
审核人: 韩金土2011年9月
10.《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应用化学专业:05210231,化工专业:05310361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总学时数:18
学分:1
适合专业: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一、开设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1.开设课程的目的
仪器分析实验是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选修课程,该课程与仪器分析理论课密切结合。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与主要部件功能的理解;学习比较简单的分析仪器使用方法;学习、了解大型复杂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
2. 开设课程的要求
通过光学、电化学和色谱仪器分析实验,使学生了解常用的各类分析仪器的分析原理;掌握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掌握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加深对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强化“量”的概念,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课程开设的实验个数与总时数
课程开设6个实验,共计30个学时。
二、面向年级
第二学年第二学期与仪器分析理论课同步开设。
三、课程标准内容
序号 | 实验名称 | 实验类别 | 实验课时 | 教学目的 | 教学要求 |
01 | 原子发射光谱测定钢筋中杂质 | 验证 | 3 | 掌握原子发射光谱法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了解WP1型仪器构造、作用及工作原理。 | 学会用映谱仪和测微光度计进行定性、半定量及定量分析;掌握一定的暗室操作技术。 |
02 |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物中的铜 | 综合 | 3 | 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构造,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 学会使用WFX-1F2B2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学习用标准曲线法测定矿物中的铜。 |
03 | Fe2+与邻二氮菲配合物配位比测定 | 验证 | 3 | 掌握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了解723型分光光度计结构,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 熟练掌握723型分光光度计的正确操作;学会绘制物质的吸收曲线;掌握莫尔比法测配合物配位比。 |
04 | 稀土中间合金中硅含量的测定 | 综合 | 3 | 掌握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了解722型分光光度计结构,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 熟练掌握722型分光光度计的正确操作;学习硅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熟悉显色反应条件。 |
05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NO3-中氮的含量 | 综合 | 3 | 熟悉75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测定原理。 | 熟练掌握754型分光光度计的正确操作;会用754紫外分光光度计制作吸收曲线,用工作曲线法测定NO3-中氮的含量。 |
06 | 分子荧光法测定奎宁含量 | 综合 | 3 | 掌握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了解荧光光度计的构造,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 熟练操作荧光分析仪器; 能够绘制荧光物质的激发发射光谱 |
07 | 用PH玻璃电极测定水和土壤中的pH值 | 综合 | 3 | 学会使用pHS-3C型酸度计测定溶液pH值。 | 了解PH玻璃电极性能;学习溶液中pH值的测定方法。 |
08 |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中氟离子 | 综合 | 3 | 熟练掌握 pHS-3C 酸度计的电位法的使用方法。 | 了解氟晶体电极性能及构造;了解溶液中氟离子的测定条件及测定方法。 |
09 | 自动电位滴定法测铜电解液中Cl-离子含量 | 综合 | 3 | 掌握自动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学会使用ZDJ-4A型全自动电位滴定仪,了解其性能、构造。 | 掌握手动、自动滴定的方法;掌握滴定终点的判断;掌握数据处理方法。 |
10 | 单扫描极谱法测定镉 | 综合 | 3 | 掌握单扫描极谱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单扫描极谱法的构造,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 熟练使用JP-303示波极谱仪;掌握单扫描极谱法测定试样中镉含量的方法。 |
11 | 循环伏安法电极反应参数的测定 | 验证 | 3 | 掌握循环伏安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电化学工作站的基本构造,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 掌握CHI-660型电化学工作站循环伏安法的测定方法;会分析待测物浓度与峰电流的关系,极化电位与峰电流的关系。 |
12 | 气相色谱分析法——归一化法测混合醇 | 综合 | 3 | 掌握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学习GC-14B型气相色谱仪的构造、性能、测定方法。 | 掌握气相色谱仪的正确操作方法;掌握归一化法测定混合醇中各组分的含量。 |
13 |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芳烃 | 综合 | 3 | 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学习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了解反相液相色谱法分离非极性化合物的基本原理。 | 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正确操作方法,熟悉如何保护色谱柱,延长其使用寿命;掌握用反相液相色谱法分离芳香烃类化合物 |
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本教学大纲参照国家教委1980年颁布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及1992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化学专业基本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根据本单位仪器设备条件及本单位所给学时数而设定。共设定13个实验,每学期选做6个实验,共计30学时。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采取进实验室前预习相关理论原理、分析方法和该实验内容,实验前教师讲授并提问学生,检查其预习情况,实验中要求规范操作和记录,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五、成绩考核
课程的学习成绩以平时实验成绩和期末书面考试或操作成绩相结合,平时成绩占50%,期末书面考试或操作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根据实验预习报告、提问回答问题情况、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环节进行打分。
六、参考书目
教材:自编仪器分析讲议
参考书目:《仪器分析实验》,赵文宽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仪器分析实验》,张洛新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基础仪器分析实验》,北京师范大学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制订: 分析化学教研室
执笔人: 许春萱2011年9月
审核人: 韩金土2011年9月
11.《化学工程基础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110221
课程性质:限制性选修课
总学时数:18
学分:1
适合专业:化学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基础
一、开设本实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1、开设本实验课程的目的
实验课与课堂教学相比,从形式到内容都更为多样化、更生动活泼。在实验前为了搞清楚将要使用的实验装置和仪器仪表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时和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处理实验数据及分析实验结果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急待思考和处理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既要动手,更要动脑,促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化工基础(化工原理)实验属于工程实验,具有由此及彼、由小见大两个功能,需要运用数学模型法和因次分析法去研究工程问题。通过化工基础(化工原理)实验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从而对所学化工基础(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巩固和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2、开设本实验课程的要求
(1)掌握各实验的基本原理,明确实验的目的;
(2)掌握各测量仪表的使用方法。如温度、转速、流量、压力、泵功率测量等;
(3)会正确读取并记录有关实验数据;
(4)学会数据处理及归纳总结法;
(5)了解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会正确、熟练操作;
(6)会正确编写实验报告,对出现的问题能进行合理分析。
3、本课程开设的实验个数与总学时
本实验课程开设6-8个实验,学生选做6个实验,总学时18学时。
二、面向年级
三年级。
三、实验课程标准内容
序号 | 实验项目名称 | 实验类别 | 实验课时 | 教学目的 | 教学要求 |
1 | 流量计的校正和使用 | 设计型 | 3 | 设计各种流量计的校核方案,了解孔板流量计或文丘里流量计或涡轮流量计的流量系数变化规律。 | 提供实验设备流程,分组设计孔板流量计、涡轮流量计的流量系数测定方案;做出各种流量计的校正曲线,集中各组进行分析、比较、讨论。 |
2 | 柏努利方程实验 * | 验证型 | 3 | 观察流体流动时各种形式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现象,验证、理解柏努利方程。 | 测量几种情况下的压头,并作分析比较;测定管中的平均流速和点流速,并作比较。 |
3 |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 操作型 | 3 | 学习流体流动时阻力的测定方法;掌握压差计、流量计的使用方法;了解流动阻力的变化规律;掌握坐标系的选用方法和对数坐标系的使用方法。 | 测定实验管路内流体流动的阻力和直管摩擦阻力系数λ;测定实验管路内流体流动的直管摩擦阻力系数λ与雷诺数Re和相对粗糙度之间关系曲线和关系式。 |
4 |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测定 | 操作型 | 3 | 熟悉离心泵的操作方法;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表示方法,加深对离心泵性能的了解。 | 熟悉离心泵的结构、特性及操作,掌握真空表、压力表、流量计、功率表的正确使用;测定一定转速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并进行分析。 |
5 | 传热实验 | 操作型 | 4 | 了解间壁式传热设备的构造、原理和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组织方法;了解影响给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了解热电偶线路的连接方法,并掌握热电偶测量温度的方法。 | 测定间壁式换热器的给热系数和总传热系数K;对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多元非线形回归,确定对流传热系数的准数关联式Nu=ARem Prn中常数A、m、n。 |
6 | 填料塔气体吸收实验 * | 综合型 | 4 | 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流程和正常操作的水力学状况;理解吸收剂进口条件对吸收结果的影响;学会气体吸收过程中控制步骤的判断方法;掌握吸收塔传质系数的测定方法。 | 测定实验塔在一定操作条件下的传质能力(传质单元数)与传质效率(传质单元高度和体积传质总系数);测定体积传质总系数随气体流量和液体流量的变化规律,并进行分析。 |
7 | 板式塔精馏实验 | 操作型 | 4 | 熟悉板式塔的结构、流程及正常操作状况;掌握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判断及调节方法。 | 在全回流的实验条件下,测定实验塔的理论板数、总板效率和某一塔板的单板效率。 |
8 | 内循环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测定(无梯度检验)* | 操作型 | 5 | 加深对内循环反应器的构造原理和反应器理想流动模型的理解;进一步了解返混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初步掌握一种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实验技术和内循环反应器的无梯度检验方法。 | 采用清洗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标绘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和检验曲线,求算检验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回归系数和平均停留时间,并进行分析。 |
备注:表中带“*”的为任选实验,其它为必选实验。
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要求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实验课程,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会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要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严格按实验规程和要求完成试验任务。
实验课教学方法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以教师讲授为辅,讲授时以提问和启发式教学为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工程观点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成绩考核
实验平时成绩按各项实验内容由指导教师根据实验预习、提问、实验态度、协作精神、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方面评分,然后取平均,占课程总成绩50%;实验考试分笔试或(和)操作一种或两种方式,占课程总成绩50%。
六、学生选做实验个数及分组情况
每位学生选做6个实验,每组实验10人。
七、参考书目
1.冯亚云主编,化工基础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主编,化工原理实验讲义。
3.信阳师范学院化工原理教研室自编,化工试验讲义。
制订:化工原理教研室
执笔人:王红军2011年9月
审核人:曾小兰2011年9月
12.《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化工专业:05310121;应用化学专业:05210191
课程性质:化工专业:专业必修课;应用化学专业:限制性选修课
总学时数:40
学 分:1
适合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
一、开设本实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1、开设本实验课程的目的
化工原理实验课与课堂教学相比,从形式到内容都更为多样化、更生动活泼。在实验前为了搞清楚将要使用的实验装置和仪器、仪表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时和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处理实验数据及分析实验结果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急待思考和处理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既要动手,更要动脑,促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化工原理实验属于工程实验,具有由此及彼、由小见大两个功能,需要运用数学模型法和因次分析法去研究工程问题。通过化工原理实验的教学,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在学习化工原理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理解一些比较典型的已被或将被广泛应用的化工过程与设备的原理和操作。
(2)提供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实习运用所学的关于化工原理等化学化工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同时学习在化工领域内如何通过实验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
(3)进行化工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习化工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测量技术,培养从事化工科学实验研究的能力。
(4)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清楚、正确表达实验结果、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
(5)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提高自身素质水平。
(6)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引进新的化工技术和实验技术,开阔眼界,启发创新意识。
2、开设本实验课程的要求
为了适应21世纪化学工业科技发展的要求,应该尽快地将化学、化工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化工原理实验课,在完成传统的各类单元操作实验的同时,应增设计算机数据采集、计算机过程控制和计算机仿真实验的教学内容。在有限的学时数下,运用新技术不仅可完成单元设备的操作型实验,还可能引入简单的化工流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对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都是十分有利的。
化工原理实验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学习,掌握处理化学工程问题的两种基本实验研究方法;熟悉化工数据的基本测试技术;熟悉并掌握化工典型设备的操作,了解有关影响操作的参数,能在现有设备中完成指定的工艺要求,并能预测某些参数的变化对设备能力的影响。
3、本课程开设的实验个数与总学时
本实验课程开设10-12个实验,学生选做10个实验,总学时40学时。
二、面向年级
三年级。
三、实验课程标准内容
序号 | 实验名称 | 实验类别 | 实验课时 | 教学目的 | 教学要求 |
1 | 柏努利方程实验 * | 验证型 | 3 | 观察流体流动时各种形式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现象;验证、理解柏努利方程。 | 测量几种情况下的压头,并作分析比较;测定管中的平均流速和点流速,并作比较。 |
2 |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 操作型 | 3 | 学习直管摩擦系数λ的测定方法;掌握直管摩擦阻力系数λ与雷诺数Re和相对粗糙度之间关系的测定方法及其变化规律;学习压强差的几种测量方法和提高其测量精确度的技巧;掌握对数坐标系的使用方法。 | 测定实验管路内流体流动的阻力和直管摩擦阻力系数λ;测定实验管路内流体流动的直管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和相对粗糙度之间关系曲线和关系式,并进行分析。 |
3 |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测定 | 操作型 | 4 | 熟悉离心泵的操作、使用方法;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表示方法,加深对离心泵性能的了解。 | 熟悉离心泵的结构、特性及操作;掌握真空表、压力表、流量计、功率表的正确使用;测定一定转速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并进行分析。 |
4 | 过滤实验 | 操作型 | 4 | 了解过滤设备的构造和操作,掌握过滤原理及数学模型法解决过滤问题的实验方法。 | 熟悉板框过滤机的结构和组装;测定恒压操作下的过滤常数K和滤布阻力qe,并进行分析。 |
5 | 传热实验 | 操作型 | 4 | 掌握间壁式传热设备的构造、原理和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组织方法;了解强化传热的途径;了解热电偶线路的连接方法并掌握热电偶测量壁温的方法。 | 测定间壁换热器的给热系数和总传热系数K;对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确定对流传热系数的准数关联式Nu=ARem Prn中的常数A、m、n,并进行分析。 |
6 | 填料塔气体吸收实验 | 综合型 | 4 | 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流程和正常操作的水力学状况;理解吸收剂进口条件对吸收结果的影响;学会气体吸收过程中控制步骤的判断方法;掌握吸收塔传质系数的测定方法。 | 测定实验塔在一定操作条件下的传质能力(传质单元数)与传质效率(传质单元高度和体积传质总系数);测定体积传质总系数随气体流量和液体流量的变化规律,并进行分析;确定吸收准数关联式。 |
7 | 板式塔精馏实验 | 操作型 | 5 | 熟悉板式塔的结构、流程及正常操作状况;掌握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判断及调节方法;掌握理论板数、塔板效率的测定方法。 | 在全回流和某一回流比的实验条件下,测定实验塔的理论板数、总板效率和某一塔板的单板效率;分离乙醇-水溶液并制取产品。 |
8 | 板式塔的流动特性实验 * | 操作型 | 4 | 观察板式塔正常操作时气液两相在塔板上的接触情况;了解板式塔内不正常操作现象及其调节方法;熟悉板式塔不正常操作的判断方法;测定两相流体在塔板上的流动特性,寻求适宜操作范围。 | 测定板式塔塔板压降与塔板空速之间的关系曲线及其阻力系数;在不同喷淋密度下,测定塔板压降与空塔速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塔板操作状况的转变过程及其各阶段的气速范围和适宜操作区域,并进行分析。 |
9 | 液-液萃取实验 | 操作型 | 4 | 了解外加能量的液-液萃取设备的构造、流程及正常操作状况;掌握液-液萃取的操作方法;学会强化传质的途径;掌握萃取塔性能的测定方法。 | 以煤油为分散相,水为连续相进行萃取过程的操作;测定不同振动频率下的萃取效率或传质单元高度;探讨影响萃取效果的准数关联式,并进行分析。 |
10 | 流化干燥实验 | 操作型 | 7 | 了解流化干燥设备的流程、工作原理及实验方法;学习物料含水量测定方法;理解影响干燥速率曲线的因素;掌握流化床操作的特点。 | 测定一定条件下变色硅胶的干燥速率曲线和临界含水量,并进行分析。 |
11 | 流量计的校正和使用 | 设计型 | 3 | 设计各种流量计的校核方案,了解孔板流量计或文丘里流量计或涡轮流量计的流量系数变化规律。 | 提供实验设备流程,分组设计孔板流量计、涡轮流量计的流量系数测定方案,并在实验设备上实施;做出各种流量计的校正曲线,集中各组进行分析、比较、讨论。 |
12 | 正交试验法过滤研究 * | 设计型 | 5 | 掌握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方法;学习用正交试验法安排实验;学习对正交试验法的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分出每个因素重要性的大小,指出试验指标随各因素变化的趋势。 | 统一选择合适的正交表,分小组进行实验,测定每个实验条件下的过滤常数,对试验指标进行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讨论试验指标随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以提高过滤速度为目标,确定适宜的操作条件。 |
备注:表中带“*”的为任选实验,其它为必选实验。
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本课程内容强调实践性、注意工程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个结合,①验证化工原理课程中最基本的理论与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研究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结合;②单一验证性实验与综合操作性、设计性实验相结合,训练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④传统的与近代的实验方法、测试手段及数据处理技术相结合;⑤注意当前和发展相结合,将完成实验教学基本内容与因材施教、拓宽加深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创新精神相结合;⑥引入新的化工技术和科学的实验技术与当今化工行业研究热点内容相结合。
通过本实验课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全部过程,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实验时的操作,正确记录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这四个方面是实验课的主要环节,为此在实验前原则上应安排2-4学时的实验理论课教学,进行实验方法论、实验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流体压强、流量、温度三大参数的测量技术等的强化训练。为使学生对于实验有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和严密的作风,建议较典型的实验程序如下:
①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和化工原理教材,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
②进行实验室现场预习,了解实验装置、实验流程、测试点、操作控制点和所使用的检验仪器、仪表等。
③预先分好实验小组,讨论并拟定实验方案,写出实验预习报告,实验前交实验指导教师审阅,获准后方可参加实验。
④实验操作。如实地记录实验原始数据,操作中要积极地理论联系实际,实验记录经指导教师签字认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⑤实验数据处理。建议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但学生需有一组手算的计算示例。
⑥撰写实验报告,并注意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
五、成绩考核
实验平时成绩按各项实验内容由指导教师根据实验预习、提问、实验态度、协作精神、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方面评分,然后取平均,占课程总成绩50%;实验考试分笔试或(和)操作考试一种或两种方式,占课程总成绩50%。
六、学生选做实验个数及分组情况
每位学生选做10个实验,每组实验10人。
七、参考书目
1.冯亚云主编,化工基础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主编,化工原理实验讲义。
3.信阳师范学院化工原理教研室自编,化工试验讲义。
制订:化工原理教研室
执笔人:王红军2011年9月
审核人:曾小兰2011年9月
13.《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210241
课程性质:限制性选修课
总学时数:24
学分:1
适合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
一、开设本实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1、开设本实验课程的目的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是在专业理论课学习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实验涉及材料的测试与分析、无机非金属材料性能、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
本实验课的目的是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从而使学生在专业试验操作中得到初步训练。
本实验课的任务是使学生巩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的基本方法、材料主要性质的测试方法、主要制品质量的基本检测手段,培养从事科学实验研究的能力。进一步完善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增强实际动手能力,毕业时达到该专业应有的水平和素质。
2、开设本实验课程的要求
为了适应21世纪化学工业科技发展的要求,应该尽快地将化学、化工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专业实验在完成传统的各类基本操作实验的同时,应增设计算机数据采集、计算机过程控制和计算机仿真实验的教学内容,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对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都是十分有利的。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学习,掌握材料的基本研究及测试方法;熟悉化工数据的基本测试技术;了解有关影响操作的参数,能在现有设备中完成指定的工艺要求,并能预测某些参数的变化对设备能力的影响。
3、本课程开设的实验个数与总学时
本实验课程开设6个实验,总学时24学时。
二、面向年级
四年级。
三、实验课程标准内容
序号 | 实验名称 | 实验类别 | 实验课时 | 教学目的 | 教学要求 |
1 | 材料的红外光谱表征实验 | 验证型 | 4 | 了解红外光谱实验原理以及气液固常规样品的制备及测试方法 | 制备固液气三种样品进行测试,并对其红外光谱进行分析。 |
2 | 沸石粉体的粒度分布实验 | 操作型 | 4 | 了解重力沉降、离心沉降、光透法基本原理以及沉降式粒度分布仪的基本构造;掌握粉体粒度分布的测试方法。 | 测定沸石粉体的粒度分布大小,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以中位径为准计算出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 |
3 | 固体粉体比表面积测定实验 | 操作型 | 4 | 了解ST-08型比表面积测定仪的工作原理;掌握粉状固体的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 测定膨润土、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并进行对比分析。 |
4 | 差热-热重联合热分析法测定草酸钙的脱水、分解曲线以及用非等温方法求各步反应的活化能 | 操作型 | 4 | 了解差热-热重分析仪原理、仪器装置及使用方法;掌握差热-热重分析基本原理、测试技术及影响测量准确性的因素;掌握差热-热重曲线定性和定量处理方法,对实验结果做出解释;利用热重分析方法研究物质在加热过程当中的结构变化。 | 学生分组练习热重-差热分析设备的操作,并记录分析实际曲线图;按TG曲线测定重量的方法,计算出脱水及分解各步反应所失重百分数,并与理论值比较。 |
5 | 连续循环反应器返混状况测定实验 | 验证型 | 4 | 了解连续均相管式循环反应器的返混特性;分析观察连续均相管式循环反应器的流动特征;研究不同循环比下的返混程度,计算模型参数n。 | 熟悉流量计、循环泵的操作;熟悉进样操作;设定循环比测定管式循环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 |
6 | 反应挤出成型工艺实验 | 综合型 | 4 | 熟悉双螺杆挤出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反应挤出工艺条件及控制;熟练反应挤出加工的操作。 | 启动双螺杆挤出机电源加热,当温度升高到设定温度后,启动冷却水系统及切粒机;加入碳酸钙和聚录乙烯树脂原料进行挤出成型实验,并对样品进行测试分析。 |
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本课程内容强调实践性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①重视常用化工材料的分析和测试方法的讲解和训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结合;②单一验证性实验与综合操作性、设计性实验相结合,训练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④传统的与近代的实验方法、测试手段及数据处理技术相结合;⑤注意当前和发展相结合,将完成实验教学基本内容与因材施教、拓宽加深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创新精神相结合;⑥引入新的材料分析和测试技术以适应21世纪发展的要求。
通过本实验课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全部过程,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实验时的操作,正确记录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这四个方面是实验课的主要环节,为此在实验前原则上应安排2-4学时的实验理论课教学,进行实验方法论、实验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以及测量技术等的强化训练。为使学生对于实验有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和严密的作风,建议较典型的实验程序如下:
①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
②进行实验室现场预习,了解实验装置、实验流程、测试点、操作控制点和所使用的检验仪器、仪表等。
③预先分好实验小组,讨论并拟定实验方案,写出实验预习报告,实验前交实验指导教师审阅,获准后方可参加实验。
④实验操作。如实地记录实验原始数据,操作中要积极地理论联系实际,实验记录经指导教师签字认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⑤实验数据处理。建议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但学生需有一组手算的计算示例。
⑥撰写实验报告,并注意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
五、成绩考核
实验平时成绩按各项实验内容由指导教师根据实验预习、提问、实验态度、协作精神、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方面评分,然后取平均,占课程总成绩50%;实验考试分笔试或(和)操作考试一种或两种方式,占课程总成绩50%。
六、学生选做实验个数及分组情况
每位学生选做6个实验,每组实验8-10人。
七、参考书目
1.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自编教材。
2.周清、高洪武主编,应用化学实验。
3.邢存章主编,应用化学实验。
制订:化工原理教研室
执笔人:王红军2011年9月
审核人:归风铁2011年9月
14.《化工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310251
课程性质:限制性选修课
总 学 时:32
学分:1
适合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先修课程:化学专业相关基础课和化工专业相关专业课
一、教学总的目的和要求
1、开设本试验课程的目的:
本课程是独立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以解决工艺或过程开发中所遇到的特定工程问题为目的,与《化工原理试验》、毕业论文(设计)组成工程试验系列,是进行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试验,训练学生如何设计试验、组织试验,并能经济有效的获取工程实际问题所需的试验数据,为毕业环节乃至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2、开设本试验课程的要求:
通过专业试验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在下列几个方面的能力上得到较好的培养和锻炼:(1)掌握处理工程问题的基本试验研究方法,即数学模型法和因次论指导下的试验研究方法,灵活地应用这些方法研究处理各种化工工程问题的能力:(2)分析和解决化学工程和工艺问题的综合能力:包括合理地规划试验的能力;正确地选择设备和设计流程的能力;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工程测试仪表的能力;试验动手能力;化工工艺过程和设备的操作及分析能力;正确处理试验数据的能力;(3)对试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讨论和总结并用简明的文字和适当的图表撰写试验研究报告的能力;(4)工程创新能力。
3、本课程开设的试验个数与总时数
本课程计划开设8个试验。试验总学时为32学时。
二、面向年级
四年级上学期。
三、试验内容和课时安排
序号 | 实验名称 | 实验类别 | 实验课 时 | 教学目的 | 教学要求 |
01 | 单釜与三釜串联返混性能测定试验 | 验证型 | 4 | 通过单釜与三釜反应器中停留时间的测定,认识限制返混的措施。 | 了解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与多釜串联流动模型的关系;了解多釜串联模型模型参数n的物理意义;掌握模型参数n的计算方法 |
02 | CO中温-低温串联变换反应试验 | 设计型 | 4 | 采用直流流动法测定CO在铜基与铁基催化剂变换成CO2的相对活性。 | 复习多相催化反应有关知识,初步接触工艺设计思想;掌握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试验研究方法及催化剂活性的评比方法;获得两种催化剂的变换反应的速率常数KT与活化能E。 |
03 | 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试验 | 设计型 | 4 | 了解苯乙烯制备过程。 | 了解乙苯脱氢制取苯乙烯的原理和过程;掌握检查试验装置漏气的方法;学会稳定操作条件的方法,正确取好数据,并计算结果,作出反应温度对转化率、选择性、收率的影响曲线图,进一步掌握一般温度控制和流量控制的仪表、仪器的使用。 |
04 | 液膜分离法处理稀醋酸水溶液 | 设计型 | 4 | 通过试验,实现废水中的污染物的分离。 | 掌握膜分离技术的操作过程;了解两种不同的液膜传质机理;用液膜分离技术脱除水溶液中的醋酸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
05 | 内循环反应器气固催化动力学试验 | 设计型 | 4 | 利用内循环全混流反应器测定常压下氨合成的反应速度常数和表观活化能。 | 测定常压下氨合成的反应速度常数和表观活化能;初步掌握连续流动体系气固催化动力学的试验研究方法;加深对连续流动试验反应基本原理、性能、特点的理解。 |
06 | 内循环反应器的无梯度检验 | 综合型 | 4 | 通过试验,了解试验无梯度的边界操作条件。 | 学习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方法,巩固流体流动状况与停留时间分布的基础知识;加深对内循环反应器构造原理和反应器的理想流动模型的实质的理解 |
07 | 连续循环反应器返混状况测定实验 | 综合型 | | 测定和掌握返混的程度与产物的循环比的定量关系 | 了解连续均相管式循环反应器的返混特性;分析观察连续均相管式循环反应器的流动特征;研究不同循环比下的返混程度,计算模型参数n。 |
08 | 催化反应精馏法制甲缩醛 | 综合型 | 4 | 以合成甲缩醛的反应为对象进行反应精馏工艺的研究 | 了解反应精馏工艺过程的特点,增强工艺与工程相结合的观念;掌握反应精馏装置的操作控制方法,学会通过观察反应精馏塔内的温度分布,判断浓度的变化趋势,采取正确调控手段;获得反应精馏法制备甲缩醛的最优工艺条件,明确主要影响因素。 |
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以学科发展方向为主线,以知识结构为结合点,分层次组织教学,强调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
2、化工专业试验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融入教师的科研成果和经验,并结合综合型和设计型的试验,使得在对学生两个“能力”的培养方面有所突破。
3、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所有学生要使用计算机处理试验数据。
为了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要求学生必须做到:
充分预习:试验前要预习相关理论内容,同时还要查阅有关手册和参考资料以及有关的仪器设备说明书,并写出预习报告。
认真操作:试验时要求认真操作,细致观察,积极思考,注意安全。
做好记录:学生必须准备试验记录本,及时如实地记录试验现象和数据。并对试验现象作分析和解释,必须养成随做随记的良好习惯。
书写报告:试验结束,写出试验报告。其内容可根据各具体试验的情况自行组织。一般主要包括:试验名称、反应原理和方程式、主要操作步骤、现象与解释、结果与讨论、意见和建议等。报告应力求条理清晰,文字简练,结论明确,书写整洁。
五、成绩考核方法
本课程采用试验操作(包括试验报告)成绩与学期卷面考核成绩加权结合的方法评定学生的试验课总成绩,平时试验成绩权重0.4,卷面考核成绩权重0.6。
六、学生选做试验个数及分组情况
以上八个试验化工专业学生必做,分组试验,每组人数10人左右。
七、实验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化学工程与工艺试验》讲义,自编。
参考书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试验》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2
《化工工艺专业试验》讲义,湖南大学,1994.10
《化学反应工程试验》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1995.6
《高分子试验技术》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教研室,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制定:化工工艺教研室
执笔人:于永生 2011年9月
审定:刘立新 2011年9月
15.《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310231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总 学 时:15
学分:0.5
适合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先修课程:化工专业相关基础课和相关专业课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开设本实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与《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相配套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的实践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拓宽和加深学生对《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内容的理解,在提高理性认识的同时增加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掌握化工生产过程主要测量仪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应用特点和校验等;掌握化工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中主要设备及装置的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原理及控制系统的投运过程。
2、本课程查开设的实验个数与总时数:
本课程计划开设5个实验。实验总学时为15*5学时。
二、面向专业及开设年级
面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年级:三年级
三、实验内容和课时安排
序号 | 实验名称 | 实验类型 | 实验课时 | 教学目的和要求 |
01 | 压力表的校验 | 验证型 | 3 | 掌握压力表的结构、原理、使用和校验方法。 |
02 | 电动温度变送器 | 验证型 | 3 | 1.了解温度变送器的结构和用途。2.掌握温度变送器与仪表的配接使用方法。 |
03 | 电动控制器 | 验证型 | 3 | 1.了解电动控制器结构和使用方法。2.了解PID控制输出特性。 |
04 | 热电偶的校验 | 验证型 | 3 | 1.掌握热电偶的结构、测温原理和校验方法。2.掌握热电偶与显示仪表的正确配接使用方法。 |
05 | 温度流量控制系统 | 综合型 | 3 | 1、进一步加深控制系统概念。 2、掌握实际过程控制方法。 |
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要完成大纲所规定的实验内容,并不断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大纲中安排的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根据实验讲义,拟定实验方案,写出预习报告,然后进行实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实验中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做到实验操作规范化、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学会写实验记录,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和严谨的工作态度。通过典型的实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五、成绩考核方法
总评成绩 = 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平时成绩占包括预习、实验报告、实验表现等;
期末考试成绩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二个部分。
六、学生选做实验个数及分组情况
以上四个实验化工专业学生必做,分组试验,每组人数10人左右。
七、实验验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讲义,自编。
参考书目:
[1]俞金寿.《过程自动化及仪表》,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3.
[2]钟汉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窗体底端
制定:化工工艺教研室
执笔人:余自明 2011年9月
审定:刘立新 2011年9月
第二部分
实验课程考试大纲
15.《无机化学实验》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限制性选修
适用专业: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开设学期:一年级第 1、2 学期;一年级第2 学期
考试方式:平时操作及表现、闭卷笔试和实验操作
一、课程考核目的
1、促进学生复习、巩固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检验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检查学生的基础实验操作技能和设计技巧。
3、检查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数据处理、查阅资料手册、自行设计实验能力。
4、检查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二、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北京师范大学等编《无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2、中山大学、辽宁大学等编《无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3、暨南大学编《无机化学实验》,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
4、大连理工大学编《无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三、考核目标与考核要求
本考试大纲根据信阳师范学院《 无机化学实验 》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以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规格为目标,按照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提出了考核的知识点和考核的目标。考核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了解、掌握(或会、能)、熟练掌握,三个层次依次提高。
四、考核内容
预习报告,实验报告,实验现象解释,仪器组装和使用,实验技能技巧,实验态度以及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数据处理和问题分析等。
(一)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1、熟练掌握
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托盘天平的使用;试剂的取用(正确的取量及估量)与溶液配制;试管操作;气体发生器的使用,仪器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气体的收集和净化;搅拌和振荡;加热(水浴加热)、烘干、灼烧与冷却;蒸发、浓缩与稀释;溶解和重结晶;过滤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常压过滤、减压过滤),倾泻分离;酒精灯、酒精喷灯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其它常见的一般无机化学实验仪器(或器具)的使用;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书写与实验装置图绘制;实验数据处理和问题分析等。
2、一般掌握
玻璃(棒)的切割、熔光,橡皮塞钻孔和使用;一般仪器的连接、安装与拆卸;冷冻剂、干燥剂的选择;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的使用与滴定操作;离心分离、减压分离、重结晶分离;秒表的使用等。
(二)实验室工作技能
了解典型无机药品的保管知识,能正确选择存放容器与存放条件;掌握实验室一般事故(烧伤、触电、腐蚀、火灾、爆炸等)处理方法;了解实验室废液的处理方法。
(三)掌握重要无机物的基本性质及其主要反应现象;掌握无机物的合成、分离与提纯的常用方法;掌握无机化学基本原理验证性实验及有关常数的测定方法。
五、考核的实验
(下列实验供操作考核时选用,每个实验均为3学时)
1、一种钴(III)配合物的制备实验——综合实验
实验要点:学习制备金属配合物最常用的方法;了解制备的基本原理。制备金属配合物最常用的方法;对配合物组成进行初推断。
2、碱式碳酸铜的制备——设计实验
实验要求:通过碱式碳酸铜制备条件的探求和生成物颜色、状态等分析,研究制备反应中反应物的合理比例、浓度和温度条件;培养独立设计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硫酸亚铁铵的制备——设计实验
实验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备复盐硫酸亚铁铵的方法;进一步掌握水浴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培养独立设计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离子鉴定和未知物鉴别——设计实验
实验要求:巩固常见阳离子和阴离子的重要反应;学会进行常见物质的鉴定和鉴别;培养独立设计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考试的基本要求
考试实验题目为综合、设计实验,旨在要求学生通过基础练习和考试达到考核的目标,具体要求如下:
1、明确考试实验的基本目的、要求及原理;会通过基本原理设计合适的方法、路线进行具体操作。
2、掌握制备简单化合物的常用方法。
3、进一步训练无机化学的基本操作。包括称量、溶解、振荡、水浴加热、过滤、洗涤、烘干等基本操作。如果在考试中出现错误操作要进行适当扣分,累积出现同样错误则进行累积扣分。
4、要求认真操作,在操作中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保持桌面清洁整齐,保持实验室安静,并遵守实验室安全。若有做的不到的地方则要扣分。
5、详细记录实验现象及认真处理实验数据,要求是原始现象和原始数据。
6、检查预习及预习报告书写情况。
7、实验完后对实验现象进行正确的解释并做出结论,对实验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
8、两个报告应字迹端正,简明扼要,整齐清洁。
9、将所得产品写上姓名及产量交给监考老师。
七、考试成绩计算办法
《无机化学实验》成绩实行百分制,具体计分为:
实验成绩=平时成绩(50%)+操作考试成绩(30%)+卷面考试成绩(20%)
当本学期无笔试时则按下式计算:
实验成绩=平时成绩(50%)+操作考试成绩(50%)
1、平时成绩计算办法:
每个实验平时成绩=实验操作30分+实验报告20分
具体分布如下:
实验操作成绩分布=预习报告情况10分+课堂操作10分+纪律遵守情况10分
实验报告成绩分布=实验目的及要求4分+实验原理4分+实验步骤4分+数据记录及处理4分+问题与讨论4分
(说明:实验报告潦草、不认真处理数据的扣5分)
平时成绩=每个实验平时成绩加合后除以实验个数
2、操作考试成绩计算办法:
操作考试实验题目要求选择能体现学生动手能力的综合设计实验,学生须经自己设计,自己动手才能得到最终结果。具体实验题目主要是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和未知离子或未知物的鉴别,评分标准根据选择题目不同另行给出。
3、卷面考试成绩:
每学年中第2学期进行笔试,卷面成绩占20%。
4、《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总分计算办法:
第1学期:实验成绩=平时成绩(50%)+操作考试成绩(50%);
第2学期:实验成绩=平时成绩(50%)+操作考试成绩(30%)+卷面考试
成绩(20%)
制定:无机化学教研室
执笔人:宋力 2011年9月
审定:宋力 2011年9月
16.《有机化学实验》考试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限制性选修
适用专业:化学专业
开设学期:二年级第 1、2 学期
考试方式:平时操作及表现、闭卷笔试和实验操作
一、指导思想及大纲依据
1、指导思想
为了正确、客观的给出信阳师范学院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本科生有机化学实验的成绩,提高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巩固学生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拟采用标准化考试对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知识水平测试。
2、大纲依据
(1)依照2011年信阳师范学院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新订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2)参照曾昭琼主编《有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三版。
(3)参照高复兴等主编《有机化学实验》,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二、考试目标
考试目标分为A、了解;B、一般掌握;C、熟练掌握
A、了解:了解各类主要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原理,能根据实验的需要正确选择和安装仪器;了解实验室的安全知识。
B、一般掌握:掌握熔点测定、蒸馏、分馏、回流、重结晶、萃取等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各实验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C、熟练掌握:水蒸气蒸馏、减压蒸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考试范围及要求
按照大纲编排顺序给出考核内容及考试目标。考核内容为各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原理、仪器组装及注意事项,考试目标的A、B、C分别代表了解、一般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不同层次。
序号 | 实 验 名 称 | A | B | C |
01 | 清点仪器、简单玻璃工操作、有机实验知识讲座 | √ | | |
02 | 熔点的测定 | | √ | |
03 |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 | √ | |
04 | 分馏 | | √ | |
05 | 萃取 | | √ | |
06 | 水蒸汽蒸馏 | | | √ |
07 | 减压蒸馏 | | | √ |
08 | 旋光度的测定 | | √ | |
09 | 重结晶及过滤操作 | | | √ |
10☆ | 薄层层析 | √ | | |
11☆ | 混合物分离提纯 | √ | | |
12 | 溴乙烷的制备 | | √ | |
13 | 环己烯的制备 | | √ | |
14 | 1-溴丁烷的制备 | | √ | |
15 | 无水乙醇的制备 | √ | | |
16 | 格氏试剂的制备 | | | √ |
17 | 2-甲基-2-丁醇的制备 | | | √ |
18 | 乙醚的制备 | | √ | |
19 | 正丁醚的制备 | | √ | |
20 | 环己酮的制备 | | √ | |
21 | 己二酸的制备 | | √ | |
22 | 肉桂酸的制备 | | | √ |
23 | 乙酸乙酯的制备 | | √ | |
24 | 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 | | | √ |
25 | 乙酰苯胺的制备 | | √ | |
26☆ | 磺胺药物对氨基苯磺酰胺的制备 | √ | | |
27 | 甲基橙的制备 | | √ | |
28 | 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 | | √ | |
29 | 生物碱的提取 | | √ | |
30☆ | 阿司匹林的合成 | √ | | |
制 定:有机化学教研室
执笔人:裴强 2011年9月
审核人:金春雪2011年9月
17.《有机化学实验》考试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开设学期:二年级第 1、2 学期
考试方式:平时操作及表现、闭卷笔试和实验操作
一、指导思想及大纲依据
1、指导思想
为了正确、客观的给出信阳师范学院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本科生有机化学实验的成绩,提高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巩固学生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拟采用标准化考试对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知识水平测试。
2、大纲依据
(1)依照2011年信阳师范学院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新订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2)参照曾昭琼主编《有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三版。
(3)参照高复兴等主编《有机化学实验》,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二、考试目标
考试目标分为A、了解;B、一般掌握;C、熟练掌握
A、了解:了解各类主要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原理,能根据实验的需要正确选择和安装仪器;了解实验室的安全知识。
B、一般掌握:掌握熔点测定、蒸馏、分馏、回流、重结晶、萃取等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各实验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C、熟练掌握:水蒸气蒸馏、减压蒸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考试范围及要求
按照大纲编排顺序给出考核内容及考试目标。考核内容为各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原理、仪器组装及注意事项,考试目标的A、B、C分别代表了解、一般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不同层次。
序号 | 实 验 名 称 | A | B | C |
01 | 清点仪器、简单玻璃工操作、有机实验知识讲座 | √ | | |
02 | 熔点的测定 | | √ | |
03 |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 | √ | |
04 | 分馏 | | √ | |
05 | 萃取 | | √ | |
06 | 水蒸汽蒸馏 | | | √ |
07 | 减压蒸馏 | | | √ |
08 | 旋光度的测定 | | √ | |
09 | 重结晶及过滤操作 | | | √ |
10☆ | 薄层层析 | √ | | |
11☆ | 混合物分离提纯 | √ | | |
12 | 溴乙烷的制备 | | √ | |
13 | 环己烯的制备 | | √ | |
14 | 1-溴丁烷的制备 | | √ | |
15 | 无水乙醇的制备 | √ | | |
16 | 格氏试剂的制备 | | | √ |
17 | 2-甲基-2-丁醇的制备 | | | √ |
18 | 乙醚的制备 | | √ | |
19 | 正丁醚的制备 | | √ | |
20 | 环己酮的制备 | | √ | |
21 | 己二酸的制备 | | √ | |
22 | 肉桂酸的制备 | | | √ |
23 | 乙酸乙酯的制备 | | √ | |
24 | 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 | | | √ |
25 | 乙酰苯胺的制备 | | √ | |
26☆ | 磺胺药物对氨基苯磺酰胺的制备 | √ | | |
27 | 甲基橙的制备 | | √ | |
28 | 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 | | √ | |
29 | 生物碱的提取 | | √ | |
30☆ | 阿司匹林的合成 | √ | | |
制 定:有机化学教研室
执笔人:裴强 2011年9月
审核人:金春雪2011年9月
18.《有机化学实验》考试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开设学期:一年级第2 学期
考试方式:平时操作及表现、闭卷笔试和实验操作
一、指导思想及大纲依据
1、指导思想
为了正确、客观的给出信阳师范学院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本科生有机化学实验的成绩,提高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巩固学生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拟采用标准化考试对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知识水平测试。
2、大纲依据
(1)依照2011年信阳师范学院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新订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2)参照曾昭琼主编《有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三版。
(3)参照高复兴等主编《有机化学实验》,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二、考试目标
考试目标分为A、了解;B、一般掌握;C、熟练掌握
A、了解:了解各类主要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原理,能根据实验的需要正确选择和安装仪器;了解实验室的安全知识。
B、一般掌握:掌握熔点测定、蒸馏、分馏、回流、重结晶、萃取等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各实验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C、熟练掌握:水蒸气蒸馏、减压蒸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考试范围及要求
按照大纲编排顺序给出考核内容及考试目标。考核内容为各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原理、仪器组装及注意事项,考试目标的A、B、C分别代表了解、一般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不同层次。
序号 | 实 验 名 称 | A | B | C |
01 | 清点仪器、简单玻璃工操作、有机实验知识讲座 | √ | | |
02 | 熔点的测定 | | √ | |
03 |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 | √ | |
04☆ | 分馏 | √ | | |
05 | 水蒸汽蒸馏 | | | √ |
06☆ | 减压蒸馏 | √ | | |
07 | 重结晶及过滤操作 | | | √ |
08☆ | 混合物分离提纯 | √ | | |
09 | 溴乙烷的制备 | | √ | |
10 | 环己烯的制备 | | √ | |
11 | 1-溴丁烷的制备 | | √ | |
12 | 无水乙醇的制备 | √ | | |
13 | 环己酮的制备 | | √ | |
14 | 肉桂酸的制备 | | | √ |
15 | 乙酸乙酯的制备 | | √ | |
16 | 乙酰苯胺的制备 | | √ | |
制 定:有机化学教研室
执笔人:裴强 2011年9月
审核人:金春雪2011年9月
19.《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性质:限制性选修、专业必修
适用专业: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开设学期:二年级第 1 学期
考试方式:平时操作及表现、闭卷笔试和实验操作
一、课程考核目的
分析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均是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之一,两者既密切配合,又各有侧重,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分析化学实验重在使学生掌握常量组分的定量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分析测量中的误差来源、表征及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重在让学生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加强素质教育,注重从事理论研究、实际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的培养,提倡创新精神。
本考试大纲根据信阳师范学院《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以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为目标,按照分析化学实验理论学科的知识体系,结合无机化学等相关学科所要求掌握的内容,提出了考核的知识点和考核的目标。分析化学实验考试大纲分两种形式:(1)笔试,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定量分析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等考核;(2)实验操作考核,定量分析实验仪器正确使用的考核或综合实验的操作考核。考核时选其中一种形式。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武汉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参考书目:
《分析化学实验》,武汉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四版
《分析化学实验》,华中师范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
《基础分析化学实验》,北京大学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
三、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部分笔 试
考核内容
1.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
考核要求: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了解纯水的规格及常用纯水的制备方法;掌握玻璃器皿的正确洗涤方法;掌握化学试剂的几种规格及表示方法;掌握滤纸的分类及使用;溶液的浓度、溶液的配制和分析化学中的计算;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及应用,能根据有效数字选择适当的仪器,根据所用仪器记录正确的数据;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实验报告包含的内容。
2.定量分析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
考核要求:掌握分析天平的结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滴定管(酸式和碱式)、容量瓶、移液管和吸量管的正确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3.综合应用
考核要求:根据要求,或设计实验方案,或选择合适试剂及适当仪器,或根据实验步骤推断或计算实验结果等。
第二部分 实验操作
考核内容
1.定量分析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
考核要求:熟练掌握下列各仪器的正确操作(随机抽签考核某一项操作)
(1)分析天平:固定质量称量法称一个试样的时间在30 s内,递减称量法称一个试样的时间在2 min内,倾样次数不超过3次,连续称两个试样的时间不超过4 min,并做到称出的两份试样的质量均在0.3 ~ 0.4 g之间.
(2)滴定管:准备;操作溶液的装入;管嘴气泡的检查及排除;滴定姿势;酸管的操作;碱管的操作;边滴边摇瓶要配合好;半滴的控制与吹洗;滴定管的读数。
(3)容量瓶:容量瓶的检查(是否漏水、标度刻线位置是否距瓶口太近);溶液的配制;稀释溶液;不宜长期保存试剂溶液;使用完毕应立即用水冲洗干净。
(4)移液管和吸量管:润洗;移取溶液。
2.设计实验
考核要求:根据实验题目,依据所学知识,设计出实验方案,其中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主要试剂和仪器、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表等。经老师审阅后进行实验工作,写出实验报告。
注:考核时,两内容选其一进行考核。
制订:分析化学教研室
执笔人:许春萱 2011年9月
审核人:韩金土 2011年9月
20.《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开设学期:二年级第 1 学期
考试方式:平时操作及表现、闭卷笔试和实验操作
一、课程考核目的
分析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均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之一,两者既密切配合,又各有侧重,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分析化学实验重在使学生掌握常量组分的定量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分析测量中的误差来源、表征及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重在让学生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加强素质教育,注重从事理论研究、实际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的培养,提倡创新精神。
本考试大纲根据信阳师范学院《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以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为目标,按照分析化学实验理论学科的知识体系,结合无机化学等相关学科所要求掌握的内容,提出了考核的知识点和考核的目标。分析化学实验考试大纲分两种形式:(1)笔试,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定量分析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等考核;(2)实验操作考核,定量分析实验仪器正确使用的考核或综合实验的操作考核。考核时选其中一种形式。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武汉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参考书目:
《分析化学实验》,武汉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四版
《分析化学实验》,华中师范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
《基础分析化学实验》,北京大学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
三、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部分笔 试
考核内容
1.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
考核要求: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了解纯水的规格及常用纯水的制备方法;掌握玻璃器皿的正确洗涤方法;掌握化学试剂的几种规格及表示方法;掌握滤纸的分类及使用;溶液的浓度、溶液的配制和分析化学中的计算;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及应用,能根据有效数字选择适当的仪器,根据所用仪器记录正确的数据;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实验报告包含的内容。
2.定量分析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
考核要求:掌握分析天平的结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滴定管(酸式和碱式)、容量瓶、移液管和吸量管的正确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3.综合应用
考核要求:根据要求,或设计实验方案,或选择合适试剂及适当仪器,或根据实验步骤推断或计算实验结果等。
第二部分 实验操作
考核内容
1.定量分析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
考核要求:熟练掌握下列各仪器的正确操作(随机抽签考核某一项操作)
(1)分析天平:固定质量称量法称一个试样的时间在30 s内,递减称量法称一个试样的时间在2 min内,倾样次数不超过3次,连续称两个试样的时间不超过4 min,并做到称出的两份试样的质量均在0.3 ~ 0.4 g之间.
(2)滴定管:准备;操作溶液的装入;管嘴气泡的检查及排除;滴定姿势;酸管的操作;碱管的操作;边滴边摇瓶要配合好;半滴的控制与吹洗;滴定管的读数。
(3)容量瓶:容量瓶的检查(是否漏水、标度刻线位置是否距瓶口太近);溶液的配制;稀释溶液;不宜长期保存试剂溶液;使用完毕应立即用水冲洗干净。
(4)移液管和吸量管:润洗;移取溶液。
2.设计实验
考核要求:根据实验题目,依据所学知识,设计出实验方案,其中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主要试剂和仪器、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表等。经老师审阅后进行实验工作,写出实验报告。
注:考核时,两内容选其一进行考核。
制订:分析化学教研室
执笔人:许春萱 2011年9月
审核人:韩金土 2011年9月
21.《物理化学实验》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限制性选修
适用专业: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开设学期:第 5、6 学期
考试方式:平时操作及表现、闭卷笔试和实验操作
一、课程考核目的
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通过考核,巩固和深入理解所学的物理化学理论知识;通过实验考核,检查学生掌握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基本实验技能、技巧,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检查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思维方法的养成情况,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考试大纲根据信阳师范学院《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以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为目标,按照物理化学实验理论学科的知识体系,结合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相关学科所要求掌握的内容,提出了考核的知识点和考核的目标。考核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掌握。物理化学实验考试大纲分两个部分:(1)绪论及基本实验技术部分的考核要求(笔试);(2)实验操作部分的考核要求(在所有开设的实验中抽考数个实验进行操作)。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
1.复旦大学编《物理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2.北京大学编《物理化学实验》,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五版。
3.北京师范大学编《物理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部分绪论及基本实验技术
(一)、绪论
考核知识点
1、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2、物理化学实验的安全防护;
3、物理化学实验测量;
4、实验数据的表达。
考核要求:
1、了解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掌握物理化学实验过程的一般步骤;理解每个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2、掌握安全用电的知识;掌握使用气体和钢瓶时所要注意的事项;了解钢瓶表面的字体和颜色,掌握常见的钢瓶的字体和颜色;掌握化学药品的危险性;
3、掌握物理化学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理解实验测量误差中的基本概念;掌握误差分析的简单方法,了解其他复杂的方法;
4、掌握实验数据的表达;理解数据表达的几种不同形式。
(二)、仪器(Ⅰ)
考核知识点
1、气压计的分类、使用原理和方法、要求等;
2、正确使用气体钢瓶;
3、数字式精密温度温差测量仪的讲解;
4、酸度计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5、电位差计的使用;
6、液体介电常数测定仪的使用;
7、数字阿贝折光仪的使用;
8、旋光仪的使用;
9、古埃磁天平的使用。
考核要求
1、了解气压计的分类,掌握其使用原理和读数方法,了解其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2、掌握正确使用气体钢瓶的方法;
3、掌握数字式精密温度温差测量仪的使用方法,理解其测量原理,了解其使用范围;
4、掌握酸度计原理和使用方法,理解在不同实验中其所发挥的不同作用,掌握其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掌握电位差计的使用原理、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理解其测量中要有冷端的要求,了解不同热电偶的测量范围;
6、掌握液体介电常数测定仪的使用,理解其简单测量原理;
7、掌握数字阿贝折光仪的测量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理解其校正方法和测量范围,掌握其主要的两项测量功能,了解其加样品时注意事项;
8、掌握旋光仪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其正确的读书方法,理解其测量原理,了解钠光灯的相关知识;
9、理解古埃磁天平的测定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其测量范围。
仪器(Ⅱ)
考核知识点
1、热化学测量技术;
2、电化学测量技术;
3、真空技术;
4、胶体化学实验技术;
5、温度的控制技术酸度计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电位差计的使用。
考核要求:
1、掌握温标的定义和国际实用温标;了解温度计的分类;掌握温度计的测量方法;了解量热方法;理解热分析方法和其实验条件的影响;
2、掌握电化学测量技术:电导的测量和电动势的测量;掌握盐桥的使用和作用;理解实验中参比电极使用的选择性;掌握标准电池的温度校正公式,理解其测量原理;了解不同标准电池的种类;
3、掌握真空的相关知识;理解真空产生的微观原因;了解真空的获得方法;了解不同种类的真空泵;掌握真空的测量;
4、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测量方法;理解表面张力的产生原因;了解胶体的制备和纯化;掌握胶体的微观结构;了解胶体溶液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5、掌握常温控制技术和低温控制技术;理解恒温水浴的工作原理;了解高温控制技术。
第二部分 实验操作
一、恒温槽的装配和性能测试
1、考核知识点
(1)恒温槽装配和性能测试;
(2)控温与测温原理。
2、考核要求
(1)了解恒温槽的构造及恒温原理;
(2)掌握贝克曼温度计和接触温度计的调节及使用方法;
(3)绘制恒温槽的的灵敏度曲线(温度-时间曲线),学会分析恒温槽的性能。
二、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1、考核知识点
(1)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2)液体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汽化热及正常沸点的计算。
2、考核要求
(1)了解用等压计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的基本装置及其测定原理;
(2)熟悉不同外压下苯的沸点测定或不同温度下苯蒸气压测定的操作;
(3)掌握图解法求苯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摩尔气化热与正常沸点。
三、三液系相图的绘制
1、考核知识点
(1)三液系相图的绘制
(2)具有一对部分互溶的三组分相图的绘制
2、考核要求
(1)了解用溶解度法绘制相图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2)了解等边三角形坐标表示法;
(3)能够利用有关实验数据绘制具有一对共轭溶液的三元相图。
四、络合物的磁化率测定
1、考核知识点
古埃磁天平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考核要求
(1)了解络合物磁化率测定(古埃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用古埃法测定物质磁化率的实验方法;
(3)能够根据χm的有关公式,分析各种因素对χm的相对误差的影响。
五、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
1、考核知识点
(1)掌握对消法测电动势的原理、方法;
(2)测三个电池的电动势
2、考核要求
(1)了解测量电池电动势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电位差计、检流计的使用方法及电极的使用和处理;
(3)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及其电动势的测定。
六、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1、考核知识点
(1)绘制异丙醇-环已烷双液系的沸点-组成图;
(2)理解分馏原理。
2、考核要求
(1)了解本实验的基本原理及其方法;
(2)掌握相关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3)掌握阿贝折光仪的使用方法;
(4)能够利用有关实验数据绘制相应体系的沸点----组成图。
七、电导法测定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1、考核知识点
(1)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的特性及胶束形成原理
(2)电导法测定十二烷基硫酸纳的临界胶束浓度
2、考核要求
(1)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的特性及胶束形成原理;
(2)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3)学会用电导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八、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1、考核知识点
(1)掌握一级反应动力学的特征;
(2)测定蔗糖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
2、考核要求
(1)了解本实验的方法和原理;
(2)掌握旋光仪的使用及其实验操作;
(3)能够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并用图解法求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K值及其半衰期t。
九、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
1、考核知识点
(1)理解催化反应的基本特征;
(2)掌握确定反应级数的基本方法。
2、考核要求
(1)掌握用孤立法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
(2)通过本实验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
(3)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十、电导的测定及应用
1、考核知识点
(1)掌握惠斯顿电桥测电导的原理;
(2)测HAc的电离平衡常。
2、考核要求
(1)掌握交流电桥法测量溶液电导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2)掌握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的原理;
(3)了解数字电桥的原理及构造,掌握其使用方法。
十一、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1、考核知识点
(1)测定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了解表面张力的性质;
(2)计算表面超量和乙醇分子的横截面积。
2、考核要求
(1)了解溶液表面张力测定(最大气泡压力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利用吉布斯公式计算不同浓度下乙醇溶液的吸附量;
(3)加深理解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与吸附量的关系的。
十二、化学反应标准自由能焓熵及平衡常数的测定
1、考核知识点
(1)掌握用电动势法计算热力学函数;
(2)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方法
2、考核要求
(1)掌握电化学与热力学之间的相互联系;
(2)熟悉一些基本关系式
十三、酚酞电离平衡常数的测定
1、考核知识点
(1)掌握热力学平衡常数的概念;
(2)了解平衡常数的实验测定方法
2、考核要求
(1)了解分光光度计及PH计的构造和本实验的基本原理;
(2)熟悉相关仪器的使用及其实验操作;
(3)能够利用实验数据计算酚酞的电离常数。
十四、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
1、考核知识点
(1)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2)理解二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
2、考核要求:
(1)了解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及其实验操作;
(3)能够利用实验数据求算反应的速率常数及其反应的活化能。
十五、粘度法测定水溶性高聚物相对分子量
1、考核知识点
(1)了解影响粘度的因素;
(2)测定聚乙二醇的高分子量。
2、考核要求
(1)了解高聚物分子量的测定原理;
(2)了解粘度的各种测定方法;
(3)掌握乌氏粘度计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十六、溶解热的测定
考核知识点
(1)、溶解热的测定
考核要求:
1、了解微分溶解热和积分溶解热的意义;
2、了解量热原理和雷诺图解的方法;
3、掌握贝克曼温度计的调节和使用以及本实验的操作步骤。
十七、电解质溶液活度系数的测定
考核知识点
(1)电解质溶液活度系数的测定
考核要求:
1、掌握用电动势法测定活度系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了解一些常用电极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十八、BET容量法测定固体的比表面积
考核知识点
(1)、BET容量法测定固体的比表面积
考核要求:
1、了解本实验的原理、装置和操作方法;
2、了解和掌握高真空实验技术和低温测量方法。
十九、用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或阿贝折光仪绘制三液系(CHCl3-HAc-H2O))相图
考核知识点
(1)、用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或阿贝折光仪绘制三液系(CHCl3-HAc-H2O))相图
考核要求:
1、掌握几类仪器使用方法;
2、掌握三液系相图绘制方法。
第三部分 成绩考核
1、物理化学实验成绩考核实行百分制。
2、实验成绩=平时成绩(50%)+ 考试成绩(50%)
平时成绩包括预习报告(10%)、实验操作(10%)和实验报告成绩(20%),考试成绩分为操作考试(30%)和卷面考试(20%)。
制定:物理化学教研室
执笔人:胡付欣 2011年9月
审定:胡付欣 2011年9月
22.《物理化学实验》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性质:限制性选修课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开设学期:第5学期
考试方式:平时操作及表现、闭卷笔试和实验操作
一、课程考核目的
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通过考核,巩固和深入理解所学的物理化学理论知识;通过实验考核,检查学生掌握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基本实验技能、技巧,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检查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思维方法的养成情况,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考试大纲根据信阳师范学院《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以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为目标,按照物理化学实验理论学科的知识体系,结合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相关学科所要求掌握的内容,提出了考核的知识点和考核的目标。考核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掌握。物理化学实验考试大纲分两个部分:(1)绪论及基本实验技术部分的考核要求(笔试);(2)实验操作部分的考核要求(在所有开设的实验中抽考数个实验进行操作)。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
1.复旦大学编《物理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2.北京大学编《物理化学实验》,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五版。
3.北京师范大学编《物理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部分绪论及基本实验技术
一、绪论
考核知识点
1、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2、物理化学实验的安全防护;
3、物理化学实验测量;
4、实验数据的表达。
考核要求
1、了解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掌握物理化学实验过程的一般步骤;理解每个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2、掌握安全用电的知识;掌握使用气体和钢瓶时所要注意的事项;了解钢瓶表面的字体和颜色,掌握常见的钢瓶的字体和颜色;掌握化学药品的危险性;
3、掌握物理化学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理解实验测量误差中的基本概念;掌握误差分析的简单方法,了解其他复杂的方法;
4、掌握实验数据的表达;理解数据表达的几种不同形式。
二、仪器(Ⅰ)
考核知识点
1、气压计的分类、使用原理和方法、要求等;
2、正确使用气体钢瓶;
3、数字式精密温度温差测量仪的讲解;
4、酸度计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5、电位差计的使用;
6、数字阿贝折光仪的使用;
考核要求
1、 了解气压计的分类,掌握其使用原理和读数方法,了解其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2、 掌握数字式精密温度温差测量仪的使用方法,理解其测量原理,了解其使用范围;
3、 掌握酸度计原理和使用方法,理解在不同实验中其所发挥的不同作用,掌握其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掌握电位差计的使用原理、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理解其测量中要有冷端的要求,了解不同热电偶的测量范围;
5、 掌握数字阿贝折光仪的测量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理解其校正方法和测量范围,掌握其主要的两项测量功能,了解其加样品时注意事项;
仪器(Ⅱ)
考核知识点
1、热化学测量技术;
2、电化学测量技术;
3、真空技术;
4、胶体化学实验技术;
5、温度的控制技术;酸度计原理、使用方法、电位差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等。
考核要求
1、掌握温标的定义和国际实用温标;了解温度计的分类;掌握温度计的测量方法;了解量热方法;理解热分析方法和其实验条件的影响;
2、掌握电化学测量技术:电导的测量和电动势的测量;掌握盐桥的使用和作用;理解实验中参比电极使用的选择性;掌握标准电池的温度校正公式,理解其测量原理;了解不同标准电池的种类;
3、掌握真空的相关知识;理解真空产生的微观原因;了解真空的获得方法;了解不同种类的真空泵;掌握真空的测量;
4、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测量方法;理解表面张力的产生原因;
5、掌握常温控制技术和低温控制技术;理解恒温水浴的工作原理;了解高温控制技术。
第二部分 实验操作
一、恒温槽的装配和性能测试
1、考核知识点
(1)了解恒温槽的构造及恒温原理;
(2)掌握贝克曼温度计和接触温度计的调节及使用方法。
2、考核要求
(1)绘制恒温槽的的灵敏度曲线(温度-时间曲线);
(2)分析恒温槽的性能。
二、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1、考核知识点
(1)气液平衡的概念;
(2)液体饱和蒸气压和温度的相互关系。
2、考核要求
(1)了解用等压计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的基本装置及其测定原理;
(2)熟悉不同外压下苯的沸点测定或不同温度下苯蒸气压测定的操作;
(3)掌握图解法求苯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摩尔气化热与正常沸点。
三、三液系相图的绘制 (溶解度法)
1、考核知识点
(1)熟悉相律和三角形坐标系;
(2)掌握结点的性质。
2、考核要求
(1)具有一对部分互溶的三组分相图的绘制;
(2)对应的相图分析。
四、络合物的磁化率测定
1、考核知识点
掌握古埃磁天平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考核要求
通过磁化率的测定,判断一些络合物的结构
五、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
1、考核知识点
(1)对消法测电动势的原理、方法;
(2)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2、考核要求
(1)了解测量电池电动势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电位差计、检流计的使用方法及电极的使用和处理;
(3)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及其电动势的测定。
六、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1、考核知识点
(1)绘制异丙醇-环已烷双液系的沸点-组成图;
(2)理解分馏原理。
2、考核要求
(1)了解本实验的基本原理及其方法;
(2)掌握相关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3)掌握阿贝折光仪的使用方法;
(4)能够利用有关实验数据绘制相应体系的沸点----组成图。
七、电导法测定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1、考核知识点
(1)了解电导法测定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基本原理;
(2)用电导法测定十二烷基硫酸纳的临界胶束浓度。
2、考核要求
(1)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的特性;
(2)胶束形成原理。
八、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1、考核知识点
(1)掌握一级反应动力学的特征;
(2)测定蔗糖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
2、考核要求
(1)了解旋光仪的构造;
(2)掌握旋光仪的使用方法
第三部分 成绩考核
1、物理化学实验成绩考核实行百分制。
2、实验成绩=平时成绩(50%)+ 考试成绩(50%)
平时成绩包括预习报告(10%)、实验操作(10%)和实验报告成绩(20%),考试成绩分为操作考试(30%)和卷面考试(20%)。
制定:物理化学教研室
执笔人:胡付欣 2011年9月
审定:胡付欣 2011年9月
23.《仪器分析实验》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性质:限制性选修课
适用专业:化学专业
开设学期:二年级第 2 学期
考试方式:平时操作及表现、闭卷笔试和实验操作
一、课程考核目的
仪器分析实验是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通过考核,巩固和深入理解所学的仪器分析理论知识;通过实验考核,检查学生掌握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基本实验技能、技巧,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检查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思维方法的养成情况,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考试大纲根据信阳师范学院《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以本科人才培养为目标,按照仪器分析实验理论学科的知识体系,结合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相关学科所要求掌握的内容,提出了考核的知识点和考核的目标。仪器分析实验考试大纲分两个部分:(1)笔试,实验原理、仪器结构和基本实验技术部分的考核;(2)实验操作考核,在所有开设的实验中抽考一个实验的某一部分进行操作的考核。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自编仪器分析讲议
参考书目:《仪器分析实验》,赵文宽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仪器分析实验》,张洛新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基础仪器分析实验》,北京师范大学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三、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部分笔试
考试目标分为以下三个由低到高的层次(A、B、C):
A、认知与记忆
(1)对仪器分析的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基本仪器结构的重现与复述;
(2)对仪器分析中各种量的法定计量单位与符号及重要常数的了解与熟记。
B、理解与判断
(1)理解仪器分析的基本方法、基本原理;
(2)懂得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仪器结构和基本应用。
C、掌握与应用
(1)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基本仪器;
(2)能综合运用各种基本仪器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考 核 内 容 考 试 目 标
第1章绪论 ABC
1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 √
第2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1 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
2光学光谱法所用仪器√
第3章原子发射光谱法
1基本原理√ √
2原子发射光谱仪器√ √
3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
第4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1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
2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仪器√√
3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 √
4干扰效应及其消除方法√√
第5章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法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 √√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 √
第6章电位分析法
1基本原理 √√
2离子选择性电极与膜电位 √√
3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基本特性 √√
4直接电位分析法 √√
5电位滴定法 √
第7章电解与库仑分析法
1电解分析的基本原理 √
2电解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
3库仑分析法 √√
第8章伏安与极谱分析法
1极谱法的基本原理 √ √
2干扰电流及其消除方法 √√
3极谱定量分析方法 √√
4几种新的极谱和伏安分析法 √
第9章色谱分析法导论
1色谱分离原理 √ √
2色谱图及常用术语√ √
3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 √
第10章气相色谱法
1气相色谱仪 √
2气相色谱检测器 √ √
3气相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11章高效液相色谱法
1高效液相色谱仪√
2色谱分离方法的选择 √ √√
第二部分 实验操作
序号 | 考核内容 | 考核要求 |
01 | 原子发射光谱测定钢筋中杂质 | 了解WP1型仪器构造、作用及工作原理;会用映谱仪和测微光度计进行定性、半定量及定量分析;掌握一定的暗室操作技术。 |
02 |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物中的铜 | 了解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会用标准曲线法测定矿物中的铜。 |
03 | Fe2+与邻二氮菲配合物配位比测定 | 熟悉 723型分光光度计结构及测定原理;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掌握物质吸收曲线的绘制;掌握莫尔比法测配合物配位比。 |
04 | 稀土中间合金中硅含量的测定 | 熟悉 722型分光光度计结构及测定原理;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掌握硅含量的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熟悉显色反映条件。 |
05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NO3-中氮的含量 | 熟悉75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测定原理;掌握754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制作吸收曲线的方法。 |
06 | 分子荧光法测定奎宁含量 | 熟练操作荧光分析仪器; 能够绘制荧光物质的激发发射光谱 |
07 | 用PH玻璃电极测定水和土壤中的pH值 | 会使用pHS-3C型酸度计;会测定溶液中PH值。 |
08 |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中氟离子 | 熟练掌握 pHS-3C 酸度计的使用方法;会用电位法测定氟离子含量。 |
09 | 自动电位滴定法测铜电解液中Cl-离子含量 | 会使用ZDJ-4A型全自动电位滴定仪;熟悉手动、自动滴定的方法;掌握滴定终点的判断。 |
10 | 单扫描极谱法测定镉 | 会使用JP-303示波极谱仪;掌握试样中镉含量的测定方法。 |
11 | 循环伏安法电极反应参数的测定 | 会用 CHI-660a型电化学工作站进行循环伏安法分析;掌握循环伏安法三电极安装及作用。 |
12 | 气相色谱分析法——归一化法测混合醇 | 掌握气相色谱仪的正确操作方法;掌握归一化法测定混合醇中各组分的含量 |
13 |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芳烃 | 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正确操作方法,熟悉如何保护色谱柱延长其使用寿命;掌握用反相液相色谱法分离芳香烃类化合物 |
制订:分析化学教研室
执笔人:许春萱 2011年9月
审核人:韩金土2011年9月
24.《仪器分析实验》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开设学期:二年级第2 学期
考试方式:平时操作及表现、闭卷笔试和实验操作
一、课程考核目的
仪器分析实验是应用化学和化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实验课。通过考核,巩固和深入理解所学的仪器分析理论知识;通过实验考核,检查学生掌握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基本实验技能、技巧,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检查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思维方法的养成情况,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考试大纲根据信阳师范学院《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以本科人才培养为目标,按照仪器分析实验理论学科的知识体系,结合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相关学科所要求掌握的内容,提出了考核的知识点和考核的目标。仪器分析实验考试大纲分两个部分:(1)笔试,实验原理、仪器结构和基本实验技术部分的考核;(2)实验操作考核,在所有开设的实验中抽考一个实验的某一部分进行操作的考核。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自编仪器分析讲议
参考书目:《仪器分析实验》,赵文宽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仪器分析实验》,张洛新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基础仪器分析实验》,北京师范大学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三、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部分笔试
考试目标分为以下三个由低到高的层次(A、B、C):
A、认知与记忆
(1)对仪器分析的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基本仪器结构的重现与复述;
(2)对仪器分析中各种量的法定计量单位与符号及重要常数的了解与熟记。
B、理解与判断
(1)理解仪器分析的基本方法、基本原理;
(2)懂得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仪器结构和基本应用。
C、掌握与应用
(1)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基本仪器;
(2)能综合运用各种基本仪器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考 核 内 容 考 试 目 标
第1章绪论 ABC
1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 √
第2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1 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
2光学光谱法所用仪器√
第3章原子发射光谱法
1基本原理√ √
2原子发射光谱仪器√ √
3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
第4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1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 √
2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仪器√ √
3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 √√
4干扰效应及其消除方法√ √
第5章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法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 √ √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 √ √
第6章电位分析法
1基本原理 √√
2离子选择性电极与膜电位√√
3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基本特性 √√
4直接电位分析法 √√
5电位滴定法 √
第7章电解与库仑分析法
1电解分析的基本原理 √
2电解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
3库仑分析法 √ √
第8章伏安与极谱分析法
1极谱法的基本原理 √ √
2干扰电流及其消除方法 √ √
3极谱定量分析方法 √√
4几种新的极谱和伏安分析法 √
第9章色谱分析法导论
1色谱分离原理 √ √
2色谱图及常用术语 √ √
3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 √ √
第10章气相色谱法
1气相色谱仪 √
2气相色谱检测器 √ √
3气相色谱条件的选择√√
第11章高效液相色谱法
1高效液相色谱仪 √
2色谱分离方法的选择 √ √ √
第二部分 实验操作
序号 | 考核内容 | 考核要求 |
01 | 原子发射光谱测定钢筋中杂质 | 了解WP1型仪器构造、作用及工作原理;会用映谱仪和测微光度计进行定性、半定量及定量分析;掌握一定的暗室操作技术。 |
02 |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物中的铜 | 了解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会用标准曲线法测定矿物中的铜。 |
03 | Fe2+与邻二氮菲配合物配位比测定 | 熟悉 723型分光光度计结构及测定原理;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掌握物质吸收曲线的绘制;掌握莫尔比法测配合物配位比。 |
04 | 稀土中间合金中硅含量的测定 | 熟悉 722型分光光度计结构及测定原理;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掌握硅含量的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熟悉显色反映条件。 |
05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NO3-中氮的含量 | 熟悉75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测定原理;掌握754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制作吸收曲线的方法。 |
06 | 分子荧光法测定奎宁含量 | 熟练操作荧光分析仪器; 能够绘制荧光物质的激发发射光谱 |
07 | 用pH玻璃电极测定水和土壤中的pH值 | 会使用pHS-3C型酸度计;会测定溶液中pH值。 |
08 |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中氟离子 | 熟练掌握 pHS-3C 酸度计的使用方法;会用电位法测定氟离子含量。 |
09 | 自动电位滴定法测铜电解液中Cl-离子含量 | 会使用ZDJ-4A型全自动电位滴定仪;熟悉手动、自动滴定的方法;掌握滴定终点的判断。 |
10 | 单扫描极谱法测定镉 | 会使用JP-303示波极谱仪;掌握试样中镉含量的测定方法。 |
11 | 循环伏安法电极反应参数的测定 | 会用 CHI-660a型电化学工作站进行循环伏安法分析;掌握循环伏安法三电极安装及作用。 |
12 | 气相色谱分析法——归一化法测混合醇 | 掌握气相色谱仪的正确操作方法;掌握归一化法测定混合醇中各组分的含量 |
13 |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芳烃 | 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正确操作方法,熟悉如何保护色谱柱延长其使用寿命;掌握用反相液相色谱法分离芳香烃类化合物 |
制订:分析化学教研室
执笔人:许春萱2011年9月
审核人:韩金土2011年9月
25.《化学工程基础实验》考试大纲
课程性质:限制性选修课
适用专业:化学专业
开设学期:三年级第2 学期
考试方式:平时操作及表现、闭卷笔试和实验操作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
化工基础实验作为化学类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在化工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具备一丝不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因此,教学中要求以培养实验研究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能力和素质为目的,以强化创新能力为重点,设置达到本科要求的综合型、设计型、操作型等实验类型。实验目的除了验证理论和加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之外,还着重对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方法与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动脑动手能力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态度,为毕业环节工作和今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好基础。
二、考试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化学工程基础实验技术,初步接触常用的化学工程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判断、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使学生加深对化工单元操作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从事实验模型试验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处理实验数据能力,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从事化学实验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柏努利方程实验
了解柏努利方程实验的目的、任务,熟悉实验装置及流程,掌握调整高位槽溢流的方法及流量的测定方法,理解设置回流阀的目的和各种形式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现象,能熟练操作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二)流体流动阻力实验
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任务,熟悉装置各个部分的结构和作用,能熟练测定水通过圆形直管的直管阻力,并确定λ—Re之间关系,测定流体流经闸阀等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ξ,学会压差计及流量计的使用方法,掌握用因次分析法解决管路阻力损失问题的实验方法,明确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三)离心泵性能的测定实验
了解离心泵的构造、特性及操作方法,熟练掌握泵灌水、排气、开机、关机方法及真空表、压力表、流量计、马达天平式测功仪的正确使用方法,理解离心泵两种不正常操作现象产生的原因、表现及解决的方法;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四)流量计的校核实验
了解孔板流量计、涡轮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及各自流量系数的变化规律,能自行设计实验流程分别来测量各自的流量系数,熟悉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五)传热实验
了解实验的目的、任务,熟悉列管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原理和实验的操作步骤,熟悉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掌握风机和加热器的开启和关闭顺序以及实验数据的读取和处理方法,了解影响传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同时要掌握实验过程中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六)精馏实验
了解筛板塔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掌握精馏实验的基本原理、实现方法和全回流操作的特点,能对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进行准确判断并进行调节,能熟练运用酒精计测量料液的浓度,掌握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及调节方法。
四、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操作考试
考试时间:闭卷考试:60分钟;操作考试:5分钟∕人。
五、考试题型结构
闭卷考试:
填空题约20%~30%,选择题约10%~20%,判断题约10%~20%,简答题约50%。
操作考试:
问答题40%,演示操作60%。
简易难度占40%,中等难度约50%,高难度试题约10%。全卷试题难度水平适中,能够体现《化工基础实验》的课程要求,并使学生很好的了解本课程在整个化学工程中的位置,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课程综合评定办法
总评成绩的构成: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50%(其中实验预习报告5%,操作15%,纪律5%,实验报告25%);期末考试的成绩所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50%.。
七、考试教材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化工原理教研室自编教材,1999.6。
制订:化工原理教研室
执笔人:王红军2011年9月
审核人:曾小兰2011年9月
26.《化工原理实验》考试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开设学期:应用化学专业:三年级第2 学期;化工专业:三年级第1 学期
考试方式:平时操作及表现、闭卷笔试和实验操作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
化工原理实验作为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在化工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具备一丝不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因此,教学中要求以培养实验研究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能力和素质为目的,以强化创新能力为重点,设置达到本科要求的综合型、设计型、操作型等实验类型。实验目的除了验证理论和加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之外,还着重对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方法与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动脑动手能力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态度,为毕业环节工作和今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好基础。
二、考试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化学工程基础实验技术,初步接触常用的化学工程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判断、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使学生加深对化工单元操作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从事实验模型试验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处理实验数据能力,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从事化学化工实验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柏努力方程实验
了解柏努力方程实验的目的、任务,熟悉实验装置及流程,掌握调整高位槽溢流的方法及流量的测定方法,理解设置回流阀的目的和各种形式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现象,能熟练操作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二)流体流动阻力实验
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任务,熟悉装置各个部分的结构和作用,能熟练测定水通过圆形直管的直管阻力,并确定λ—Re之间关系,测定流体流经闸阀等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ξ,学会压差计及流量计的使用方法,掌握用因次分析法解决管路阻力损失问题的实验方法,明确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三)离心泵性能的测定实验
了解离心泵的构造、特性及操作方法,熟练掌握泵灌水、排气、开机、关机方法及真空表、压力表、流量计、马达天平式测功仪的正确使用方法,理解离心泵两种不正常操作现象产生的原因、表现及解决的方法,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四)过滤实验
了解板框过滤机的基本构造及操作,能对过滤机进行正确的安装和拆卸,掌握过滤原理及数学模型法解决过滤问题的实验方法,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五)传热实验
了解实验的目的、任务,熟悉列管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原理和实验的操作步骤,熟悉热电偶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及应用,掌握风机和加热器的开启和关闭顺序以及实验数据的读取和处理方法,了解影响传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同时要掌握实验过程中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六)填料塔的气体吸收实验
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流程和正常操作的水力学状况,理解吸收剂进口条件对吸收结果的影响,巩固减小实验测定误差的措施,掌握气体吸收过程中控制步骤的判断方法,会用吸量管和滴定管进行正确的操作。
(七)精馏实验
了解筛板塔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掌握精馏实验的基本原理、实现方法和全回流操作的特点,能对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进行准确判断并进行调节,能熟练运用酒精计测量料液的浓度,掌握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及调节方法。
(八)板式塔流动特性实验
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任务,熟悉板式塔的流程及正常操作状况,特别是空气流量的调节方法和关机的先后顺序,掌握塔内不正常操作现象及调节方法,能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出△P与气速之间的变化规律,找出最佳的操作范围,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九)液-液萃取实验
了解振动萃取塔的基本结构、流程及正常操作状况,掌握振动萃取塔的操作方法,能对两相料液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掌握实验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十)干燥实验
了解流化干燥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熟悉恒定干燥条件的要求和实现方法,能对试样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处理,掌握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和流化床操作的特点。
(十一)流量计的校核实验
了解孔板流量计、涡轮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及各自流量系数的变化规律,能自行设计实验流程分别来测量各自的流量系数,熟悉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四、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操作考试
考试时间:闭卷考试:60分钟;操作考试:5分钟∕人
五、考试题型结构
闭卷考试:
填空题约30%,选择题约20%,简答题约50%。
操作考试:
问答题40%,演示操作60%。
简易难度占40%,中等难度约50%,高难度试题约10%。全卷试题难度水平适中,能够体现《化工原理实验》的课程要求,并使学生很好的了解本课程在整个化学工程中的位置,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课程综合评定办法
总评成绩的构成: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50%(其中实验预习报告5%,操作15%,纪律5%,实验报告25%);期末考试的成绩所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50%。
七、考试教材
《化工原理讲义》,化工原理教研室自编教材,1999.6。
制订:化工原理教研室
执笔人:王红军2011年9月
审核人:曾小兰2011年9月
27.《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考试大纲
课程性质:限制性选修课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开设学期:四年级第 1学期
考试方式:平时操作及表现、闭卷笔试和实验操作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作为应用化学方向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在应用化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具备一丝不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因此,教学中要求以培养实验研究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能力和素质为目的,以强化创新能力为重点,设置达到本科要求的综合型、设计型、操作型等实验类型。实验目的除了验证理论和加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之外,还着重对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方法与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动脑动手能力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态度,为毕业环节工作和今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好基础。
二、考试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机非金属材料研究的基本方法、材料主要性质的测试方法、主要制品质量的基本检测手段,培养从事科学实验研究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材料的红外光谱表征实验
了解红外光谱实验的原理以及气液固常规样品的制备及测试方法,能熟练操作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二)沸石粉体的粒度分布实验
了解重力沉降、离心沉降、光透法的基本原理以及沉降式粒度分布仪的基本构造;掌握粉体粒度分布的测试方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三)固体粉体比表面积测定实验
了解ST-08型比表面积测定仪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粉状固体的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四)差热-热重联合热分析法测定草酸钙的脱水、分解曲线以及用非等温方法求各步反应的活化能
了解差热-热重分析仪的原理、仪器装置及使用方法;掌握差热-热重分析基本原理、测试技术及影响测量准确性的因素以及差热-热重曲线定性和定量处理方法,对实验结果做出解释;同时能利用热重分析方法研究物质在加热过程当中的结构变化。
(五)连续循环反应器返混状况测定实验
了解连续均相管式循环反应器的返混特性;分析观察连续均相管式循环反应器的流动特征;研究不同循环比下的返混程度,计算模型参数n。
(六) 反应挤出成型工艺实验
熟悉双螺杆挤出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反应挤出工艺条件及控制。
熟练反应挤出加工的操作
四、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操作考试
考试时间:闭卷考试:60分钟;操作考试:5分钟∕人
五、考试题型结构
闭卷考试:
填空题约20%,选择题约30%,简答题约50%。
操作考试:
问答题40%,演示操作60%。
简易难度占40%,中等难度约50%,高难度试题约10%。全卷试题难度水平适中,能够体现《应用化学专业实验》的课程要求,并使学生很好的了解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位置,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课程综合评定办法
总评成绩的构成: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50%(其中实验预习报告5%,操作15%,纪律5%,实验报告25%);期末考试的成绩所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50%。
七、考试教材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自编教材。
制订:化工原理教研室
执笔人:王红军2011年9月
审核人:归风铁2011年9月
28.《化工专业实验》考试大纲
课程性质:限制性选修课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开设学期:四年级第 1 学期
考试方式:平时操作及表现、闭卷笔试和实验操作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
化工专业实验以解决工艺或过程开发中所遇到的特定工程问题为目的,与《化工原理试验》、毕业论文(设计)组成工程试验系列,是进行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试验,训练学生如何设计试验、组织试验,并能经济有效的获取工程实际问题所需的试验数据,为毕业环节乃至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考试目标
通过专业试验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在下列几个方面的能力上得到较好的培养和锻炼:(1)掌握处理工程问题的基本试验研究方法,即数学模型法和因次论指导下的试验研究方法,灵活地应用这些方法研究处理各种化工工程问题的能力:(2)分析和解决化学工程和工艺问题的综合能力:包括合理地规划试验的能力;正确地选择设备和设计流程的能力;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工程测试仪表的能力;试验动手能力;化工工艺过程和设备的操作及分析能力;正确处理试验数据的能力;(3)对试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讨论和总结并用简明的文字和适当的图表撰写试验研究报告的能力;(4)工程创新能力。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 单釜与三釜串联返混性能测定试验
了解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与多釜串联流动模型的关系;了解多釜串联模型模型参数n的物理意义;掌握模型参数n的计算方法
2. CO中温-低温串联变换反应试验
了解多相催化反应有关知识及工艺设计思想;掌握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试验研究方法及催化剂活性的评比方法。
3. 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试验
了解乙苯脱氢制取苯乙烯的原理和过程;掌握检查试验装置漏气的方法;学会稳定操作条件的方法,正确取好数据,并计算结果,作出反应温度对转化率、选择性、收率的影响曲线图,掌握一般温度控制和流量控制的仪表、仪器的使用。
4. 液膜分离法处理稀醋酸水溶液
掌握膜分离技术的操作过程;了解两种不同的液膜传质机理;用液膜分离技术脱除水溶液中的醋酸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5. 内循环反应器的无梯度检验
掌握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方法,了解并掌握流体流动状况与停留时间分布的基础知识;加深对内循环反应器构造原理和反应器的理想流动模型的实质的理解。
6. 内循环反应器气固催化动力学试验
掌握测定常压下氨合成的反应速度常数和表观活化能的方法;初步掌握连续流动体系气固催化动力学的试验研究方法;加深对连续流动试验反应基本原理、性能、特点的理解。
7. 连续循环反应器返混状况测定实验
了解连续均相管式循环反应器的返混特性;能分析观察连续均相管式循环反应器的流动特征;研究不同循环比下的返混程度,会计算模型参数n。
8. 催化反应精馏法制甲缩醛
了解反应精馏工艺过程的特点,增强工艺与工程相结合的观念;掌握反应精馏装置的操作控制方法,学会通过观察反应精馏塔内的温度分布,判断浓度的变化趋势,采取正确调控手段;掌握获得反应精馏法制备甲缩醛的最优工艺条件,明确主要影响因素。
四、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五、考试题型结构
闭卷考试:
填空题约30%,选择题约10%,简答题约60%.
试题难易程度:
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一般、较难的题目的比例大致控制在4:4:2。
六、课程成绩综合评定办法
课程采用笔试、实验操作考试、平时实验成绩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其中,期末笔试全面检查学生对化工专业相关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实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实验操作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本专业工艺实践能力的训练情况。平时实验成绩包括实验准备情况、实验过程表现、实验报告(40%)。本门课程最终成绩的计算方法如下:
平时实验成绩= 实验准备情况(30%)+实验过程表现(30%)+实验结果(报告)(40%)
课程总成绩=(笔试成绩+实验操作考试成绩)×70%+平时实验成绩×30%
七、考试教材
《化工专业实验讲义》,化工工艺教研室自编教材。
制定:化工工艺教研室
执笔人:刘立新 2011年9月
审定:刘立新 2011年9月
30.《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05310231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课程学时:15
课程学分:0.5
先修课程:化工专业相关基础课和相关专业课
一、考试对象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学生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
本课程是与《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相配套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实验, 拓宽和加深学生对《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内容的理解,在提高理性认识的同时增加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掌握化工生产过程主要测量仪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应用特点和校验等;掌握化工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中主要设备及装置的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原理及控制系统的投运过程。
三、考试目标
全面检验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是否达到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1、压力表的校验实验
考试要求:重点掌握压力表的结构、原理、使用和校验方法。
2、电动温度变送器实验
考试要求: 重点掌握了温度变送器的结构、用途和校验方法。掌握温度变送器与仪表的配接使用方法。
3、电动控制器实验
考试要求:重点掌握电动控制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以及PID控制输出特性。
4、热电偶的校验实验
考试要求: 重点掌握掌握热电偶的结构、测温原理和校验方法(包括实验装置流程)。掌握热电偶与显示仪表的正确配接使用方法。
5、温度流量控制系统实验
考试要求: 重点掌握控制系统基本概念。熟悉几种复杂控制系统。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六、考试题型结构
1、各种题型所占比例
填空题(30%)、选择题(18%)、实验装置流程图(10分)、问答题(42%)。
2、试题难易程度
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一般、较难的题目的比例大致控制在4:4:2。
七、课程成绩综合评定办法
课程采用笔试、实验操作考试、平时实验成绩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其中,期末笔试全面检查学生对化工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实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实验操作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实践能力的训练情况。平时实验成绩包括实验准备情况、实验过程表现、实验报告(40%)。本门课程最终成绩的计算方法如下:
平时实验成绩= 实验准备情况(30%)+实验过程表现(30%)+实验结果(报告)(40%)
课程总成绩=(笔试成绩+实验操作考试成绩)×70%+平时实验成绩×30%
八、考试教材
1、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自编教材(考试首选教材)。
2、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厉玉鸣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制定:化工工艺教研室
执笔人:余自明 2011年9月
审 定:刘立新 2011年9月